“垃圾明胶”溯源 山东省博兴县兴福镇曾是中国两大明胶产地之一,大量工厂使用皮革废弃物加工食用明胶,或提取人造蛋白粉,向下游全国各地的食品厂提供辅添原料,是当地人共知的秘密
工人正对使用过的皮革再次分拣,一部分是皮沫,一部分可回炉再洗再炼。 中国是制革大国,皮革固体废弃物量很大,铬革渣每年约70万吨以上。此次曝光的晨园添加皮革蛋白粉,正是铬革渣加工链中的一个分支,食用明胶是另一个分支。 根据已掌握的信息,4月底,南都记者赴山东省博兴县兴福镇调查。这个位于山东省中部,毗邻淄博、总人口3.3万人的小镇,在2005年之前曾是中国两大明胶产地之一(另一个是河北省阜城县古城镇)。大量工厂使用皮革废弃物加工食用明胶,或提取人造蛋白粉,向下游全国各地的食品厂提供辅添原料,是当地人共知的秘密,甚至一度引以为豪。2004年5月,央视《生活》记者曾对这里生产的“垃圾明胶”进入食品链条进行曝光。5年后,本报记者再次来到这里,发现一切仍在继续,只是更加隐蔽。 兴福镇东郊的一条河沟,常年淌着褐绿色的水。镇民付祥龙站在沟边,手指北方,“顺沟走,是一家家的明胶厂,沟里本来没水,都是这些厂子排的。这水烧人,沾上皮肤会爆皮!” 青龙明胶厂,就在横贯镇东的公路旁边。4月29日上午,这家镇街最早成立的老牌明胶厂,铁栅门内的生产依旧繁忙。满场白色、留着石灰残迹的路面,一边是20多个依序排列的长方形水池,满池绿水,浸泡着垃圾般成堆、长条碎块的皮革下脚料,另一边四五台搅拌机轰隆翻转,在偌大的水池里刷洗着杂乱的皮絮。
制作好的“垃圾明胶”看上去干净透亮。 粗犷蛮横的中年门卫发现了外来者,不由分说地将记者拉出门外。“出去!这里不许外人进来。瞧瞧也不行!这是老板的规定!” 往北走,约3公里,是另两家相隔不远的鑫龙和巨龙明胶厂。鑫龙的加工场区,隐身在一排公司门面的背后。露天的场外,一堆堆条块状、丝絮般纠缠的蓝色、灰白色皮革下脚料,如山堆积,正在日光下晾晒,释放着难闻的霉臭味。工人告诉记者,他们通常管这些叫“蓝皮”、“白皮”,全是从皮鞋、皮衣或制鼓的皮革削下来的废料,拉回来时大都是成碎末的皮子,还搀和着大量的泥块。 离两家明胶厂不远,消毒公司的一位老师傅每天都能听到隔壁的机器轰隆声,他说,上面整顿不让做食用明胶了,但能不做吗?销量又大,价格又贵,只不过现在改口都叫工业明胶了。 据透露,一家明胶厂收购皮革下脚料,依品质、成色,通常几十元到数百元一吨,原材料低廉,但建厂需投入一笔不菲的设备资金,制成明胶后,工业明胶约4600元一吨,食用胶则可卖到上万元一吨,而后者需求量通常是前者的数倍。 烂皮子“美白”变明胶 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艺的进步,熬出的胶质越来越白,有人试着用它来煮肉,还有人拿它拌凉菜,入口筋道鲜美。渐渐兴福镇熬胶有了名气 地处泰沂山区的兴福镇,一度身为中国明胶生产基地的“血统”,竟溯源于50多年前一位当地人去外乡后的“发明”。 4月29日,在鑫龙明胶厂,记者目睹到皮革下脚料摇身一变成为明胶的传奇。 进入被围墙封堵的厂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阵容庞大、列队整齐的近40个正方形水池,满池绿水浸泡着成堆脏兮兮的“蓝皮”、“白皮”。工人介绍,先要把成袋的石灰加水搅拌,倒进放置皮革废料的水泥池,泡上个三五天。三五天后,再把经过石灰浸泡的皮子捞出来,放进洗皮池里,用洗皮机清洗。通常搅拌三四个小时后,原本又脏又硬的废皮革就变得干净、柔软了。然后再放入另一个池中,加工业盐酸再次浸泡。 经过石灰和盐酸处理后的皮革,接下来被工人装进塑料袋,置入锅炉中加水熬煮。通常6到10个小时之后,皮革废料中的胶质成分便融入了水中。然后,工人再把含有胶质的水抽到露天一个个敞开的铁盆里,自然放凉,而在冷却的过程中,他们还要对含胶的水进行美化处理———加入双氧水。双氧水杀菌、漂白,这样处理的胶质就变得相当漂亮了。 再经过夜晚的低温冷却,铁盆里的水第二天早上就会变成一块块亮黄或深黄的柔软的胶状物,工人们随后把它们分割,经过自然的风干日照,晾晒成胶板,然后再放到粉碎机里打碎,到此为止,加工皮衣皮鞋的下脚料就摇身变成了亮晶晶的明胶颗粒了。 多位老人忆述,兴福镇本来并无产胶的历史,大约1957年,离兴福镇街四五公里外的城外王村,一位李姓老汉一次偶然去了外地,回乡后就带来了一种“新的发明”:熬胶。 他在家门外架起一口铁锅,将不知从哪里收来的皮子,丢进锅里,煮了一天一夜。第二天,老汉把熬烂的皮子捞起来,把水沏出,冷却后就成了一小锅胶,当时主要是用作木工粘木块用。 这就是兴福镇最原始的土胶,李老汉的技术羡煞了乡里人,四邻乡亲开始纷纷效仿,李老汉也乐于向他们传授技艺。人们在村头辟出空地,架起大锅、小锅,家庭式的土胶作坊蔚然成风。 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艺的进步,熬出的胶质越来越白,好的胶称为“亮胶”,有人试着用它来煮肉,结果凉了之后既可保鲜肉质,而且味道还特别爽口。还有人拿它拌凉菜,入口筋道鲜美。渐渐兴福镇熬胶有了名气,原料从四面八方涌来,产品也销到华北、东北、南方各地。 改革开放以后,熬胶的技术已经成了兴福镇的传统工艺,很多村庄,成了知名的熬胶基地,小锅也换成了大锅。“那时候兴福镇几乎每个村都有熬胶厂,只不过以作坊为主,工艺没现在这么复杂,主要也是工业用途。” 镇上老人讲,大规模生产食用明胶大约在1992年、1993年前后,那时正是中国商品经济发轫喷薄的年份,新兴的食品工业如雨后春笋,以几何级的速度爆发。低成本、含蛋白、用途广泛的食用明胶,就成为牛奶、火腿肠、果冻、冰淇淋等一系列新生食品厂较为理想的辅料添加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