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曾经有个青年诗人名叫石川啄木,在他的诗歌集《一捧沙》中有这样的句子:“工作啊工作,生活依旧无乐,两手常见空空。”这首诗发表于1910年,明治时代行将终结。 当时23岁的啄木已经成家,在东京朝日新闻社担任校对,每天从早到晚辛苦工作,但每月到手的工资马上就花光了。他还撰写一些小说和评论,收入却依然无法补足亏空,债务累累,朋友也因此离他而去。在贫病交加之中,啄木26岁就走完了自己短暂的一生。据说他临死前最大的愿望竟然只是希望吃到一颗草莓。 明治时代的日本,已经废除了士农工商身份等级制,但国民的贫富差距依然很大。 随着时代的变更,日本经济进入高度成长期(20世纪50-70年代),人们的收入所得急速上升。低收入人群中有一部分成为具有购买能力的中产阶级。 但是,到了21世纪的今天,石川啄木的这首诗,又成为反映现实的镜子,重新受到了社会的关注。随着贫富差距一点一点拉开,在低收入人群中形成了叫做“穷忙族”的崭新社会阶层——“每天依然过着如此穷困的生活,哪里有什么景气恢复之说啊!” 现在,日本社会终于走出了泡沫经济破裂后漫长的黑暗隧道,迈上了经济复苏、通货紧缩逐步缓和的发展之路,但依然有很多人没有社会经济正在好转的真实感受。这些人,往往是低收入人群。 “穷忙族”是挥洒汗水拼命工作,然而生活却始终维持在最低生活标准线上的一群人。 “穷忙族”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990年的美国。日语直译为“工作着的贫困户”。在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之一——贫富差距也出现并扩大开来,“穷忙族”开始急剧增长。在日本,小泉内阁极力追随美国,在民营化的过程中,随着收入差距的逐渐拉开,“穷忙族”也越来越多。 最初阶段日本究竟有多少“穷忙族”,让我们来看一下统计数字。这里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来界定年收入多少才被归为“穷忙族”,而只是以在东京23区生活的最低生活保障(2004年度年消费194.7万日元)为基准,如果在工作状态下年收入不满200万日元者即被归入“穷忙族”。 根据厚生劳动省“工资构造基本统计调查”的数据显示,基准工资年收入未达到200万日元的人数(包含加班费和奖金),在2005年男女合计达到了546860人。这个数字占到全体劳动者的25%。也就是说在日本,每四人中就有一人属于“穷忙族”。 刚刚就职的大学毕业生和退休以后再次加入社会就职的高龄就职者,这两类人群年收入未满200万日元的比例是很高的,这不足为奇。 可是在年富力强,处于一生中收入最多阶段的三四十岁的人中,却有不少属于不折不扣的“穷忙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