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识铁西:我们走进工人村 in 亚太-红世界☆
红世界 红世界 亚太 查看内容

重识铁西:我们走进工人村

2009-7-2 20:42| 发布者: 上山下乡| 查看: 214| 评论: 0

从1949年到2009年,中国走过了60年最不平凡的岁月。一个甲子,无数青春已老,无数城乡换颜,那段辉煌的历程是每个炎黄子孙最深刻的记忆。时光不能倒转,回忆却能成全人们复杂而细腻的情感。2009年6月,桃李飘香的日子里,本报记者走进铁西新区,重寻老铁西记忆……

回忆,时光倒转60年

从工人村生活馆到工人村电影院、照相馆,以及那些承载工业文明的遗迹或场馆中管窥老铁西,把记忆倒转60年,回溯新中国谋划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共和国长子”的荣光吸引着无数热血青年踏上这片热土……

马车上堆集着全部家当,锅碗瓢盆被分装在竹筐中或木制的箱子里。女人穿着绣着花的大棉袄端坐在马车前,怀里紧紧抱着个小木箱,那里面像是装满了宝贝,想必是这个家庭最珍贵的物件;而男人,成了马车“车夫”——戴着一顶火车头帽,一眼就能认出他是这个小家庭的一家之主……

墙上挂着一幅珍贵的老照片,是铁西区赞工街的工人村生活馆征集到的几百张老照片中的一张,拍摄于1952年12月,见证了机械十九厂(今沈阳拖拉机厂)工人蔡清泉和爱人将简单的家具用马车搬到工人村时的情形。工人村生活馆的工作人员说,其实,照片中的女人手中抱着的木箱里装的并不是什么宝贝,那个时候像这样普通的家庭根本没什么贵重的东西。当年,住进工人村的住户几乎全靠马车搬家。

蔡清泉和妻子是工人村的最早一批入住者。从1952年到1957年,许多住户都是靠一挂大马车搬的家。

变迁,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回忆中体悟变迁,现实和过去的张力让涉足生活馆的人们时而感到一阵阵“眩晕”。

在生活馆里,我们找到了当年的工人村不同的工人、劳模的“家”。那个年代人们温情脉脉,工人村居民郑红玉收藏的手帕、杨连广母亲用碎布拼成的缝纫机蒙子、上世纪80年代流行用挂历穿成的门帘、三屉桌……“高楼平地起,条条柏油道,路旁柳成荫,庭院花枝俏”,原来,那个年代提起“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工人村”,工人们满脸的自豪。生活馆几百张老照片、5000多件实物都是从地摊、废品收购站和1000多户居民家里征集来的。我们看到工人村大合社商店供应的蔬菜、工人村粮站、幼儿园桌椅,还有上世纪50年代第一批住户沈阳电机厂厂长黄禄昶、上世纪60年代知识分子刘家房、上世纪70年代接待的外宾家庭、上世纪80年代新婚家庭等,当年沈阳工人家庭真实生活的场面得以生动再现。

生活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工人村地区在1951年以前还是一片菜地,只有几条马车道往来运菜。1952年9月,根据毛主席“在提高生产的基础上改善工人的生活”的指示精神,沈阳市人民委员会投资1200万元,开始工人村住宅建设,市政府将其命名为工人村。1952年12月第一期工程完工,荒野上出现了79幢3层红砖红瓦楼房。1954年续建13栋,1957年续建51栋。至此形成占地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的5个建筑群,是共和国最早的工人住宅楼群。

以后,陆续有其他企业在工人村附近建职工宿舍。第一期完工后共有七千户职工家庭搬入了新居。1953年12月成立工人村居民委员会。1955年1月成立了工人村街道办事处。20世纪70年代,这里成为沈阳市首批向外国人开放的地区。

体悟,被“浓缩”的过去

57年过去了,曾让蔡清泉和他的工友们无比骄傲的工人村,从空中向下望去再也看不到一期工程“工人村”三个大字了。如今,那个曾是全中国面积最大的工人聚居区已被“浓缩”成了“生活馆”。

在如今的铁西新区,超过20层的建筑在铁西新区已比比皆是。而在上世纪50年代,汽车是绝对稀罕物。4月6日,本报记者打车从工人村生活馆返回途中,有15年驾龄的司机张师傅对此深有感慨,在他印象里,大概从两三年前开始,铁西的路也开始堵车了。张师傅说这话时,出租车正行驶在拥挤的铁西新区大街上,而我们刚刚路过了一个星级酒店。

张师傅说,如今在铁西的各条大道上,私家车比比皆是,就在几年前,一到高峰期出租车司机还很少愿意涉足铁西,而现在,从前的很多工人也加入了出租车司机的行列,张师傅就是其中之一。

在铁西区最艰难的时刻,人们纷纷转行,或干脆离去,旧有的辉煌已让位于现代化发展的加速度进程。当年工人的生活状态是工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沈阳市最具代表性的是始建于1952年9月的铁西区“工人村”。如今,人们还能在位于赞工街的生活馆里重温那个年代。 记者 常少平 来源: 时代商报

支持
支持
犀利
犀利
花花
花花
鸭蛋
鸭蛋
无视
无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