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安徽巢湖、云南滇池,触目惊心的蓝藻又来了。 十几年的治理,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投入,但为什么如同十年治淮,收效甚微? 众多研究认为,治污体制不改,花更多的钱可能也是枉然——从两院院士,到世界银行,都在寻找中国污水治理的破解之道。 蓝藻又来了 蓝藻又“卷土重来”了。 进入7月,巢湖西半湖蓝藻出现较大面积集聚,气象卫星最新遥感图片显示,3处较大的蓝藻集聚面积就约达33平方公里。 近期滇池也发生蓝藻集聚情况。“蓝藻是滇池水依然污染的表征和提示。”绿色昆明环保组织负责人梅念蜀告诉记者,他们正策划每月组织市民观察、探访入滇的河道,监督滇池环境。 滇池生态所工作人员何风根据以往的情况判断,7月份进入蓝藻大规模爆发期,受水质、风力风向和湖流影响,蓝藻严重聚集区主要在滇池北部水域。 截止到2006年,耗时14年的滇池治理行动,累计耗资45.5亿元。“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投入92亿治理滇池,目前已完成投资29.7亿元人民币。经过数年的努力,滇池治理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如此的困境,早已不是孤立的现象,十年治淮不见成效及其新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即可说明这一点。 中国环保部2009年6月4日发布的《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地表水污染依然严重。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等七大水系中近一半河段严重污染,尤其是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长江中下游以及珠江三角洲等工业比较发达地区。河流的城市段污染明显,小河重于大河,北方重于南方。 肮脏的污水流入滇池新河。 在监测营养状态的26个湖泊(水库)中,呈富营养状态的湖(库)占46.2%,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而“地平线下的资源”——地下水,污染也正在扩大,浅层地下水大部分已经被污染,大城市周边非常地严重。地下水污染呈现出由点向面演化、由东部向西部扩展、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由局部向区域扩散的趋势,污染物成分则由无机向有机发展。“国家投入的钱并不少了,但还是没有抓到要害。”中国地质大学沈照理教授认为,体制的问题是水污染治理瓶颈,只有实实在在地抓才能抓出成果来。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认为,在我国保护环境资源、防治环境污染的现实中,“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个人化”即是一种典型的表现。 在中国,各个部委各自分管水资源的某一方面,比如说水利部主要负责水量的调度,国家环保部主要负责水污染的治理,农业部主要负责水生生物的保护,而林业局则主要负责湿地资源的保护,这样就造成了利益上的冲突和管理上的漏洞,还有责任上的不明晰,故被戏称为“九龙治水”。“国家太大了,国家各个部委之间要分工协作相互协调,齐抓共管,或许大家都没有管,另外在抓的时候要切实合理,明明做不到的指标不要去提。”在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薛禹群看来,水资源作为一个整体自然生态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人为地把它分割开,势必造成整个链条的断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