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萤火虫:被工业文明“猎杀”的童年记忆 in 亚太-红世界☆
红世界 红世界 亚太 查看内容

寻找萤火虫:被工业文明“猎杀”的童年记忆

2009-7-10 17:19| 发布者: 上山下乡| 查看: 722| 评论: 1

在过去9年时间里,一位年轻的中国生物学者,孤独地寻找并试图保护一种被现代工业文明“猎杀”而徘徊在灭亡边缘的昆虫——萤火虫。这不仅提醒人们凄美的童年记忆行将退场,作为公认的环境指示物种,萤火虫的消退还预示着潜藏的生态危机。一同被忽略的还有它们的科技价值。当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生物发光领域时,中国却仍徘徊在主流阵地之外。

时隔一年有余,汶川大地震震源点——映秀镇牛眠沟仍保持着灾难降临时的原始状态,伤痕累累的山、淤塞的河和疯长的苔藓。

2009年6月10日晚,在一条已被巨石和泥石流覆没的河床上,31岁的生物学博士付新华艰难跋涉,抵抗着不断郁积的挫败感。

黑暗似乎没有尽头,在这片原本植被丰富的山谷林区,付新华所期待的那个流光溢彩的景象——漫天飞舞的萤火虫,一直没有出现。

大约一年前,付新华才拥有了一套像样的设备,告别了用肉眼加纸笔的原始研究方式。图/南方周末记者 叶伟民

他是中国内地首个研究萤火虫的博士。在过去9年时间里,他穿行于野外丛林,踏遍大半个中国,追寻这种逐渐只活在现代人记忆中的昆虫——萤火虫。他的忧虑日积月累:由于长期遭受工业文明“猎杀”,中国萤火虫数量正急剧下降,濒临灭绝。

这不仅提醒人们凄美的童年记忆行将退场,还揭示着生物学意义上的一个危险信号。作为公认的环境指示物种,萤火虫的消退预示着潜藏的生态危机,而这种危机正长期被人为忽略。

一同被忽略的还有它们的科技价值。以萤火虫研究为重要代表的生物发光技术,正以前沿显学的姿态介入并影响人类的未来。当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该领域时,中国却仍徘徊在主流阵地之外。

12345下一页
支持
支持
犀利
犀利
花花
花花
鸭蛋
鸭蛋
无视
无视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游客 2009-7-11 03:19
付新华,敬佩您!!! 在中国,太难得了!!!

查看全部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