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部部长汪光焘16日表示,中国的住房和房地产制度改革是“很成功的改革”,特别是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不过汪光焘也表示,住房分配上还需要研究更加照顾公平的问题。
《新京报》报道,汪光焘16日在北京表示,在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做出任何结论之前,中国需要对国内房地产市场进行认真分析。汪光焘认为,中国的住房和房地产制度改革是很成功的。特别是中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候。 汪光焘解释说,中国房改给老百姓带来了大量的资产,随着中国的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世界上解决住房问题从来没有这么快。”汪光焘举例说,1978年中国人均住房面积是7.8平方米,1993年人均才18多平方米,但现在每年人均平均增长1平方米左右。 汪光焘表示,“当然分配方面还需要研究更加顾及公平”,今后更要注意到社会公平问题的解决。 针对目前北京、上海和深圳房价是否过高的问题,汪光焘解释说,什么东西都要冷静分析,各地的情况都不完全一样,评论房地产市场要从供应和需求两方面来考虑,“要从中国正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间,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间去看待这个问题”。 当被问及是不是现在房地产价格太贵,已经让民众买不起时,汪光焘解释说,如果现在房子没有销售了,“你这个结论是可以的”,但现在还有人买,所以这个结论“不好说”。 此前,曾有学者预测,在对房改十年的反思之后,中国房地产业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和宏观调控将发生重大变化,即在继续完善“市场房”的同时,将加大“保障房”的建设力度;也有学者和专家认为,房改新政并不“新”,只不过是对“在执行中走了样”的1998年房改政策的重新“回归”。 不少普通民众对于房改新政似乎表现冷淡——“保障房”只是针对少数低收入人群,对于绝大多数城市人而言,更关心的是“市场房”的涨价问题。那么,房改新政是否涉及商品房房价问题?房价再涨是否会追究地方政府责任?诸如此类的问题,正在成为地方政府、开发商和民众等各方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由国务院主持的全国住房工作会议8月24日在北京低调召开,各方都表现了高度期待和盼望。不过,与会前的热烈气氛,以及人们目前对房地产市场的关注度相比,不少人认为会议的相关报道、舆论热度似乎都有点“冷”,而对于民众的反应,更被认为是“出奇的冷”。甚至还有一些人提出疑问:为何这次会议只重视少数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房”,而不关心事关城市绝大多数人的“市场房”涨价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