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六十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各个产业特别是工业表现犹为突出。我国工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都取得了非常巨大的进步。而在这成果的背后,有无数平凡人燃烧的青春,有一曲曲催人泪下的悲情史,也有一笔笔难以计算的血泪故事。虽然,这一代人虽然已经老去,但是,他们创造了一个时代。对此,我们应该深刻铭记。谨以此文献给为中国工业建设而默默献出青春的人们。 --题记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单位里组织了导师带徒的活动,就是让老员工带新员工,以使新员工能更快更好的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单位的领导像是随便指着一个正在工地上干活的老工人说:"他就是你师父,从现在开始你就要向他学习,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看看那个正在弯腰一个一个捡着脚手架连接件的老人,他时不时的还提醒着工人注意操作规程,一身很普通的装束,就算走在大街上,他充其量也就是个民工,谁也难以想到他是个建筑资深管理人员。作为一名重点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我,看到这个情形,心里自然是不服气,特别是知道他仅仅只是初中毕业,就更加不再把他放在眼里。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普通人,展现给我一个时代的人的风貌,让我难以从中看出什么伟大,却又时时刻刻有莫名感受的感动。这些感动似乎是延续着某种时代的特征,让我也从中受益非浅。 1969年,年轻的他投身军营,成了一名光荣的基建工程兵。十三年后,随着国家兵改工政策的实施,原本已经是党员并准备提干的他一下子从一个军人成为一名国企员工,而且原来的各种建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理所当然,他提干的事也很快被遗忘。 但是他无怨无悔,在这个企业里从事施工管理一呆就是二十年。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已经过去快二十个春秋。而他,却始终坚守在一线现场施工管理员这个岗位上,不经意间已由一个血气方刚的五尺男儿变成了一个鬓角染霜的"小老头",可他痴心不改。 每天,当工人们还没有上班时,宁静的工地上总有见到他独自在寻些什么。只见他时而走走停停,时而皱皱眉头,时而用笔在本上飞快的记着些什么。 虽然没有太多的光环,也不是很轻松的岗位,但他却几十年如一日尽着自己的职责。他常说"施工管理工作是一个很严肃的工作,掌握着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的建筑质量生命线,所以理所当然要在工人上班之前先上班巡查工作环境,只要有一个工人还在现场作业,我们就不能下班,这就是我们的责任"。的确,他也是这么做的。二十年来,无论刮风下雨,大雪纷飞,他总是六点准时上工地巡视查找安全隐患并进行处理,为的是尽力做到不耽误工人的正常工作进度。为了脚手架的搭设规范,他五十多岁的人亲自爬上爬下检查拉接是否符合要求。为了工人能有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他每天十几个小时盯在现场,排除安全隐患和纠正违章作业。平心而论,这种长期的坚持不懈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更不是凭着一时的热情能支撑下去的,而是需要一种信仰,一种扎根在心灵深处的责任。施工管理这个工作是那么的平凡,而他,却看得那么的神圣,做的那么的认真。这,难道说仅仅只是一直在嘴上的誓言吗?不!当然不是。 王敦凤同志在工作中不仅有着兢兢业业的态度和高度负责的责任心,更有着军人特有的忍耐与坚韧。施工管理员是个很艰苦的岗位,这需要对工程非常熟悉,而且有时候还要面对各种类型的施工工人的冷眼和不解。不仅如此,因为他尽职尽责,苦口婆心,平时也容易遭到工人的不理解,甚至是白眼和冷言相激。对于这些,王敦凤一直是默默的忍耐,不管别人说什么,只是坚持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曾经有一次,一个一直对他大事小事都要管很不满的人,对王敦凤给他的临时设施还下《隐患整改通知书》很生气,语气很重地说他是什么东西,芝麻大点官,管得倒不少,真是吃饱的,不就是个小小的施工管理员吗?不少人都暗暗担心一场不可避免争斗即将发生,以他接近1.8米的身高和曾经接受过军队训练的身板,谁也不会觉得他会忍受这种奇耻大辱。大家都看着他们俩,此时的空气似乎都已经凝固了。王敦凤一直用眼睛看着那个人,似乎是要克制住自己心中的怒火,过了一会儿,他只是很平静的说这是关系到大家安全和工程质量的事,作为现场负责人,不管就是对不起所有其他的人的安全和劳动成果,没出事的时候觉得是小事,等出了事后悔就晚了,说完他开始下事故整改通知书。又说道,如果不整改就必须停工,所有损失他们工人自己负责,并进行罚款。见事情已成这样,对方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是什么也没有说出来,只是默默接过事故整改通知书。事后,我们问他当时怎么不出手,完全可以好好教训他一下。他只是说对方也只是来讨碗饭吃,虽说要是起了冲突停工什么的也只是他们自己的损失,但是时间耽误了,大家都会受影响,再说只要他们工作做到了,没那么多计较。看看,这是多么豁达的想法啊。 夏日的一天,太阳疯狂地烤着大地,热气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我们工地因为要赶工期,也全班人马齐上阵,所有机械全开足。此刻已经感冒的他却依然守在工地,时而提醒这个注意机械操作安全,时而提醒那个系好安全带,还不时问工人项目下发的防暑降温的药品吃了没有。此时的太阳似乎格外的热,让一般人都有点受不了了,更何况带病的他。不多一会,炙热的太阳烤得他头昏眼花、汗流浃背。实在受不了的时候,他就回办公室喝瓶十滴水(一种味苦的解暑提神药),大家劝他休息一下,他固执的说大家都没有休息,他也不能休息,而且此时是最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时刻,一刻也不能马虎。说完马上又赶回工地了,见如此,大家也就不再劝他了。到晚上下班,他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此时的他已经喝了数瓶十滴水了,而且是头重脚轻,嗓子也说不出话了。但是想到工地上正常运转着,他也总算放心了。 在工地上经常都能看到他对工人耐心的劝诫,诚然工人的素质不一,理解能力也不一,但是他一直耐心的解释,严格的要求。问题不改,他也绝不放过,直到改正为止。 曾经有人问过他,以他的资历和能力,完全可以干个更好点的工作,可他总是说搞好项目现场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对生命的尊重。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他干了一辈子施工管理,别的工作虽然能有更大的发展前途,但是,他更喜欢干这个,也愿意去承担这种责任。想不到在常人眼中如此普通的工作在他心里却是那么的崇高与伟大,这应该就是支持他在如此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一干就是二十年的精神支柱吧。辛勤的努力终会结出硕果,他所监管的工地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次大的事故,并且多次被评为省、市级安全文明样板工地等各种荣誉,王敦凤同志也被工人们尊称为"现场守护神"。说到这些,他只是轻轻地抹抹额头上的汗珠,憨憨的一笑,又走向他念念不忘的工地。 这些事情发生了,不是一两件,而是已经变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里,是责任感的凝聚,是无怨无悔的选择,是勇于奉献的精神,是坚守岗位的执着...... 诚然,他所做的工作并非是惊天动地的,仅仅是施工建筑物的现场管理。但是,无数和他一样的人创造了一幢幢高耸入云的建筑物和一批批现代化的工业产房,他们共同为工业时代的崛起打造了一艘艘航母。虽然他们所做的也和无数人做的一样平凡,但他们都是在燃烧自己的青春去点燃一点点的光明,去构造一个时代的发展。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仅仅是一粒水珠,但是,历史不会遗忘他们,无数人会铭记他们曾经的辉煌,站在他们肩上去创造更加发展壮大的祖国明天。 作者姓名:郑中虎 作者工作单位: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