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4月6日报道 尽管被冠以“非法”之名并屡屡遭驱赶,但它们总能以最快的速度在别的地方另起炉灶。 这些小作坊,随便一个,每月出产的黄金都以公斤计。它们是这个产值巨大的产业链中最隐秘、最关键的一环。只要市场在,这个不断循环的链条就不会消失。 然而,这个地下产业创造财富的同时,给从业人士的健康损害也是巨大的,尤其不能忽视的,是对环境莫大的损害。 变废为金深藏不露 十几个巨大沉实的黑色塑料袋,被投进一座四五米高的土窑里。浓黑色的烟升起,垃圾燃烧的臭味与空气中的硝酸味混合,异常刺鼻。 焚烧后的残留物,被放进一口大铁锅中继续翻炒,直至一切可燃之物都被高温化成灰烬。 一个工人用手铲和刷子,小心翼翼地将余灰收进容器里,加入化学试剂,再进行溶解、置换和过滤。 这些来自黄金首饰加工厂的垃圾,数百斤的重量经过这一系列工序,最后得到的不过是拇指大小的一团“渣渍”。在气焰枪的高温下,黑色的“渣渍”会逐渐变色,成为耀眼的、价格昂贵的黄金。 在隐身于龙岗区大康村深茂水泥厂的一家小加工厂里,这“变废为金”的一幕几乎每天都上演。 所谓工厂,更像是一间小作坊,两百多平方米的空间里,沿墙横着一溜石棉瓦,做遮风挡雨用,瓦下是一排泥灶和数十口大铁锅。另一面是几只用于搅拌的大塑料桶,成瓶的化学试剂堆放其间。 加工厂的老板姓李,9年前以一个农民的身份转行废料提金,本来只是想糊口,却一不小心碰到了真正的“金矿”。“早些年做这行的,都赚了些钱。”轻描淡写说这句话的时候,他价值20万的福特轿车正停在门外。 每天夜幕降临,李老板的工厂与同样藏身于此的另10家厂,几乎会同时开工。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浓烟会被黑夜掩饰掉,这里三面环山,远离闹市区,很少有人会知道,这些外观破旧的小作坊,每天都会以令人瞠舌的方式制造财富。唯一能让人看出端倪的,是不断进出其间的各色轿车。 垃圾承包商亲自翻铁铲 有过10年“炼金”经历的阿火(化名)说,这些轿车中的一部分,属于来此“炼金”的垃圾承包者。 承包的垃圾都来自加工黄(铂)金的首饰厂,金块经过倒模、打磨、抛光直至成为首饰,这个过程中会有损耗。这些损耗掉的金粉,会粘在地毯、抹布上和工人的衣服、手套上。在一些管理不甚严格的小厂,工人使用的一次性饭盒、打火机等各种生活物品也可能粘上金粉,这些,都属于炼金的原料,“只要可以烧的,都可能被送进加工厂。”阿火如此形容。 阿火说,有些首饰厂会将垃圾打包后送到炼金厂提炼,但也有些工厂的负责人嫌麻烦,于是,承包商便应运而生。29岁的陈富伟是承包商中的一员,他拥有一家首饰厂和一家电镀厂所有固废料的所有权,为此,他每年要付出80万元承包费。 每隔一段时间,陈富伟会亲自押车,和工人一道将垃圾送往大康村深茂水泥厂内的炼金厂里。“很多老板都会亲自到场,看着金子炼出来,炼金厂生意忙的时候,你能看到一堆好车,从炼金厂一直排到水泥厂大门口。”他如此形容,“在金子面前,只有自己值得相信。”在炼金厂里,经常可以看到穿西装皮鞋的人,在灶台前翻动长长的铁铲。 炼金厂的老板和工人,也会扮演承包者的角色,但更多的时候,他们需要“伺候”好前来炼金的客户们。 “工厂帮客户加工,不收任何费用,还要好烟好茶供着。”阿火说。 细节 “工人几乎不用任何防护设备” 地下炼金厂的工人在操作时,几乎不用任何防护设备,工厂里唯一的安全装置,往往只是一套排风系统。焚烧废品产生的浓烟,会经过一个几十立方米的大铁箱,留下含有金的粉尘,然后再排入空气中。 阿火介绍,提炼1盎司(约28.35克)黄金——— 相当于一枚普通婚戒的金量——— 往往要烧掉上百公斤垃圾,而一家中等规模炼金厂,一年可炼出近百公斤的黄金,炼金后产生的废水也不会经过任何处理。2010年1月,深圳环保部门在布吉南湾水库附近查封了一个地下炼金厂,媒体拍摄的图片显示,排出的废水呈绿色,漫过山坡。“这种水含有酸,流过的地方树都会死。”阿火说。(本文来源:南方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