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文件是许多人喜欢看的东西,而“维基泄密”则是一个以解密内容为特色的网站。这个网站致力于揭露政府、企业的腐败行为,每天贴出30份以上的机密文 件,并且声称:在这里,检举人、新闻记者和博客可以揭发各种腐败行为,而不用担心雇主和政府的报复。6月12日,美国官方决定追捕美国“维基泄密”的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以防止他泄露美国机密文件。一时间,阿桑奇和“维基泄密”的未来命运引起众人的关注。 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尽管“维基泄密”致力于揭露各种机密,但阿桑奇本人却是个神秘人物。所有关于他的消息都可以加上 “据说”两字。不过,他早年的经历还算能够得到证实。阿桑奇出生于1971年,他的家乡是澳大利亚的昆士兰。童年时,由于父母开办了一个流动演出公司,阿 桑奇从小就过着吉普赛人式的流浪生活。据他自己说,他在中小学阶段一共上过37个学校,往往没几个月就转学走人。而在大学期间,阿桑奇也辗转多处,一共上 过6个大学。后来他曾经当过记者,干的也是东奔西跑的工作。也许正是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造就了他不安分的冒险性格。 在互联网盛行之 后,阿桑奇的冒险性格也延续到了虚拟世界中。早在网络刚刚出现的年头,阿桑奇就对黑客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参与撰写了一部关于黑客的专著。当大家都还在拨号 上网的时候,他就加入一个名为“国际颠覆者”的黑客组织,入侵过澳大利亚的多所大学、一个电信公司和其他一些组织的电脑系统,以测试这些组织的安全漏洞。 为此,澳大利亚警方曾经搜查过他的住处。 在所有的网络冒险中,阿桑奇对解密情有独钟。1999年,阿桑奇注册了一个名为“解密”的网 站,但他表示,在这个网站上自己“什么也没干”。2006年,阿桑奇在墨尔本念大学时,创办了“维基泄密”。这家网站没有总部或传统的基础设施,运营资金 来自志愿者的捐助以及团队成员自掏腰包。据说网站每年的运营费用为30万美元。 令“维基泄密”声名大振的是两起泄密事件。美国阿拉斯 加州前州长佩林的私人电子邮件被黑客窃取之后,佩林的私人电子邮箱就被公布在该网站上。今年4月,维基泄密网发布了一个被当局列为机密的录像,其中展示了 美军直升机2007年在伊拉克进行的一次攻击,那次开火打死了两名正在为路透社工作的伊拉克人。另外,美国政府和军方的高度机密文件,经常会出现在该网站上。 揭秘行动惹来杀身之祸 “维基泄密”共有9名董事 会成员,各个都很神秘,阿桑奇是唯一对外公开身份的人。他生活中行踪诡异,很少公开露面,只参加过一些讨论会,甚至连照片也只有有限的几张。也许是因为过 于辛苦,有媒体评价他“长着一张年轻的脸,但拥有一头老人的银发”。对于接受采访,阿桑奇始终保持着足够的警惕性。一次,一名记者要求采访他,阿桑奇断然 拒绝道:“你想写我的什么?我是怎么挑眉毛的?” 一个熟悉阿桑奇的人说,他的谨慎不无理由。2007年肯尼亚大选时,阿桑奇曾经通过 “维基泄密”爆过一些政客的料,随即就遭遇了危险。阿桑奇说,一天晚上他刚刚睡下,几名匪徒就闯进他的房间,命令他趴在地上。如果不是自己瞅准时机跳起来 大喊招来保安,估计会有性命之忧。从此,阿桑奇更加行踪不定。他时常去旅行,肯尼亚、坦桑尼亚、澳大利亚、美国和欧洲各国都有他的足迹,有时甚至一连几天 住在机场。 也许是想过安定的生活,今年4月,有消息说阿桑奇在冰岛租了一幢房子。但日前美国对阿桑奇发出追捕令之后,“维基泄密”上 贴出一条消息,说阿桑奇可能遭到美国情报部门的暗杀。网站在祈祷“阿桑奇,你一定要安全地活着”的同时,也预测他可能再次搬家。这也许就是阿桑奇为揭秘付 出的代价。阿桑奇的一个朋友说:“他过得像个游牧民族。我真不明白他怎么愿意过这样的生活,他真是个怪人。” 品头论足:新英雄还是威胁者 阿桑奇为何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在鲜有的几次接受采访中,他透露了其中的理由。他认为,政府和 大机构隐藏了太多秘密,使得新闻报道难以平衡,因此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实。他还批评传统媒体被政府所主导,不能将调查深入下去,因此自己的工作 是为了自由在奋斗。 至于在网上公开机密信息的举动,阿桑奇说,自己无意故意损害任何一个国家的利益,因此不能算造成了危害。 阿桑奇的举动得到了一些人的钦佩,他甚至被打上“新英雄”的标记。但对他的批评之声也一直没有断过。 至今为止,“维基泄密”卷入了 大约100场泄密官司,有人指责阿桑奇打着自由的旗号损害国家利益。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克劳利说,美国官方非常认真地对待机密信息的处理,而把这类材料发送 给无权获取机密情报的人是违反美国安全的。从这一角度说,阿桑奇无疑又是一个威胁者。阿桑奇未来的命运和评价,只能交给时间来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