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下截货再转发赚取差价
到底送什么快递可以如此赚钱,李铭对此很感兴趣。不知是炫耀,还是自己觉得没有什么不妥,小仇一股脑儿将这个“赚钱经”吐了出来。
原来,所谓的钱来自送快递,这个说法并不准确。由于地处外高桥,小仇承接的快递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电子商务和电视购物类公司发出的货物。而这些公司送的快递有个共同特点,物品都是货到付款,此外,如果客户中途变卦,在没有收到货物前可无条件退货。随着送的次数多了,小仇发现,这些货品的利润空间相当大。拿一个面包机来说,小仇有个朋友就是在浙江开小家电生产工厂的,一般出厂价不到百元。经过这么几次转手,面包机到客户手上时,价格就变成了399元。既然自己能拿到一模一样的货物,而且价格还如此低廉,为何自己不能成为供应商,为客户提供货物呢?
就这样,在与同事商量过后,小仇决定私自截下货物,退回厂家,然后自己找货源发货给客户。 “小家电利润高,首饰的利润更是不得了,几百元钱一条的项链,几十元甚至十几元就能搞到。 ”由于利润高,风险相对又小,小仇的“第一桶金”就这样迅速累积起来。
业内人士:确有可操作性
听过小仇的“赚钱经”后,李铭心中却有些打鼓,他觉得这样做有点违法的意思。对此,小仇则有些满不在乎,“反正发的货是一样的,不算欺骗消费者,至于商家那边,平时就有一定的退货率,多几单也不会有啥损失。 ”
为此,记者联系到了上海的一家商贸公司,这家公司销售的物品都是通过电视购物或是网络营销完成的。市场部经理吴小姐告诉记者,类似小仇这样的行为,他们公司在开办之初就曾遇到过。当时,由于公司规模比较小,没有自己的物流公司,所以需要通过第三方的快递公司来送货上门。在这个过程中,为了避免送货过程中出现失误,公司方面会将客户的个人信息告知快递公司,并将需要送的货物单号、颜色等一一标出。如此完备的信息,就给了这些快递和物流公司可乘之机,有几个月,他们公司发现,商品退货率节节攀升。经过明察暗访,公司发现,其中果然有猫腻,而且问题就出在了快递公司身上。
“我们当即换了一家公司来操作,但总是存在这样的漏洞。 ”吴小姐说。经过一年多的运营,吴小姐所在的商贸公司成立了自己的物流公司,货物由自己公司进行投递。
发现问题后为何不处理,而只是换一家快递公司呢?吴小姐表示,一方面,公司怕麻烦,不愿意为了这点事情弄得合作双方不愉快,而且,即便追究起来,快递公司也会说这是员工的个人行为,开除了也就解决了。不过吴小姐也坦陈,快递公司之所以这样做,也是看中了其中的巨额利润,一般通过电视购物和网络营销方式来销售的物品,利润空间都相对大一点。
“有时候同行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常会听到这样的事情。 ”吴小姐告诉记者,这样的现象不少都出现在一些小的贸易公司。由于贸易公司和快递物流公司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大家也不希望因为这些问题撕破脸,有时候明知道是快递员在搞鬼,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太过分就过去了。 “不过,这对消费者是不公平的。 ”吴小姐表示,“既然是通过这家贸易公司购买的物品,那产品万一出现问题,就可以找到源头,但若是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获得的,到时候维权就有一定难度,大家推脱,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 ”
律师说法:涉嫌违约侵权
上海融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范琳娜表示,产品销售平台通过快递公司将货品运送给消费者,这构成一种服务合同关系,而两者之间也应该签署有相关的服务合同,其内容包括承办物流方面的一些职责限定,例如,货物要原封不动地送交到消费者手中,要保护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不得非法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等等。 “快递公司员工的上述行为明显违反了合同规定,存在违约的嫌疑。 ”范琳娜说。
此外,快递公司员工做出如是行为还涉嫌侵权。首先,侵犯了产品销售方可能的既得利益,其次,由于调换货品是快递公司员工单方面做出的决定,又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如果货物出现问题,消费者因与产品销售公司达成的买卖合同,必定向销售公司追索损失。而产品销售公司则可以向快递公司主张索赔。《新闻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