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公安部挂牌督办、湖南各级公安机关侦办的“9·22”专案,被认为是郴州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被告人数最多、犯罪事实最多、涉及罪名最多的特大涉黑刑事案件。 这个特大涉黑组织是如何“坐大”的?他们为何能横行乡里十多年,背后又有怎样的“保护伞”?它的覆灭引起哪些反思? 将人砍成重伤,还要向受害者索要“跑路费”;公然到郴州永兴县城多所学校招募学生去赌场“看场子”;聚众斗殴时追打闯入党政机关……以陈晓青为首的涉黑团伙横行乡里10余年,最终被绳之以法。 据介绍,代号为“9·22”的这起专案,各类卷宗多达300余册,摞在地上有6米多高,仅判决书就达413页26万余字。 涉黑组织“坐大”轨迹 不断吞并周边黑恶势力,组织成员多达数十人,层级分明 永兴县当地百姓列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这个涉黑团伙到底有多嚣张:常常随身携带枪支、匕首等凶器,实施犯罪时,往往多达数十人,“现场很吓人,就像电影场面”。 据了解,这个特大涉黑组织的头号人物叫陈晓青,绰号“老倌子”、“青哥”,1966年9月出生。追溯他的“发家史”,便是一条典型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坐大”轨迹——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陈晓青就在永兴县城郊乡以非法经营木材为业“闯社会”。其间,陈晓青聚集了一批社会闲杂人员,逐渐在永兴县“打出”不怕惹事的名声。 1999年,永兴县城内发生一起两个黑恶团伙斗殴事件。作为当事一方,陈晓青带人将另一方主要成员曹向月砍死。 “此事在永兴县城影响极大,但陈晓青却没有受到法律追究。”专案组成员、郴州市公安局副局长李长跃说,陈晓青借此确立“江湖地位”。 此后至2008年,陈晓青团伙不断网罗“两劳”释放人员等,以火拼、故意伤害等方式不断吞并周边黑恶势力,力量和声势逐渐壮大,最终形成了多达数十人、组织层级分明的特大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主要头目是陈晓青、戴林辉、许以国三人。 警方介绍,近年来,发生在郴州城区和永兴县的大部分暴力案件都与该组织有关,当地百姓谈“黑”色变。 “以黑敛财”作后盾 拉拢腐蚀干部建立关系网,并向农村基层政权渗透 专案组调查发现,这一涉黑组织通过威逼利诱等非法手段插手经济纠纷,涉足煤矿、冶炼厂、沙场、建筑工程、公路工程等领域,串通招投标,强揽工程;同时在多个宾馆、酒店、市场开设地下赌场,组织妇女卖淫,充当黑保安、收取保护费等,不断牟取巨额经济利益。 通过以黑敛财,该组织主要成员的个人资产都在数百万元至千万元之间。据陈晓青等交代,他们获得的“黑金”用于发展、壮大组织,购买作案工具,为受伤成员支付医药费,为被抓成员“打点关节”,为“跑路”成员提供路费。 因为靠“黑”起家,陈晓青团伙需要努力寻找政治靠山。他们不断拉拢腐蚀干部,在当地建立起了复杂的关系网络,并不断向农村基层政权渗透。 李长跃介绍,多年来,陈晓青团伙不惜动用金钱、美色,采取宴请馈赠、重金行贿等各种手段,拉拢腐蚀当地党政部门的极少数“害群之马”,为其提供保护或谋取更大利益。很多相关案件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久拖不结、降格处理。 “因此,该组织嚣张跋扈多年,多次打击都未伤元气。”李长跃说。 为拥有更大发展空间,该组织还通过暴力、贿选等手段干扰基层选举,捞取政治资本。其中,陈晓青当村主任9年,戴林辉当村主任、村支书7年,许以国当村主任、镇人大代表5年。这些“黑老大”还通过威逼利诱选民,扶持其他组织成员当村干部。陈晓青交代说:“如果没有村干部这顶帽子,在别人眼里就是个混混。” 目前,专案组已向纪检部门移交“保护伞”线索24条,涉及当地公安、国土、税务、公路等部门25人。 编者:国民党反动派横行之时,上海滩有黄金荣杜月笙青红帮之流;如今河蟹毫不逊色 杨诚制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