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利用职工“以身份换股份”的方法,以2500多名职工放弃“国有身份”为代价,将全部的国有股份变更到一个职工名下。沉寂三年后,又辅以“腾笼换鸟”之术,企业高管以区区四千万元代价取得了职工的全部股份,将市值10个多亿的企业纳入囊中,而这一切却都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容忍与支持
文本刊记者姜东良
“这是一场阴谋!辗转腾挪中,十个多亿的国有资产都成了他的个人财富。”
2010元旦假日,大雪前的抚宁县城阴沉得有些可怕,石军(化名)背对着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骊骅淀粉”)的生产厂区压低了声音。
石军口中的“他”,指的是骊华淀粉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贺俊士,贺俊士的另一个身份是抚宁县人大副主任。
管理层4千万元收购10亿元职工股
在暮色中,下班的工人步履匆匆。石军领着《法人》记者沿着偌大的厂区转了一圈,为了防止别人认出,他将自己裹了起来,除了一双眼睛外,其余的地方都包的严严实实。他说,“如果被认出了,以后的日子就没法过了。”记者的采访,也在这种近似“白色恐怖”的氛围中艰难收官。
骊骅淀粉原本是一个国有企业,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食品行业百强企业;河北省百强企业、河北省医药系统利税大户(年利税八千万元左右),是抚宁县的支柱产业,上交的利税一度占据了该县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改制前账面资产总额高达7亿元。
石军是这里的老工人,还是个中层干部。2006年4月,抚宁县打着“国退民进”的旗号,以“身份换股份”的名义,将国有股份“卖给”了职工——职工以放弃“国有企业的职工身份”和拖欠的各种保险费用来置换国有产权,完成了“国退民进”。职工仁彩芹代表全体职工受让了全部的国有股份,石军在内的2432名职工“有幸”成为这家大型新民企的“隐形股东”。
这次改制的奇特之处在于:“身份置换股份”。改制过程中,企业一直都在按部就班的生产,几个刚刚上马的千万级项目也在紧张的建设中。唯一不同的是,工商登记中企业的性质——由“国有”改成了“股份”,代表国家持股的抚宁县公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变更为职工仁彩芹,一切都在静悄悄中进行的。
改制后的骊华淀粉成了全体职工“名义上”的企业。骊华淀粉常务副总经理孙颖骄傲地告诉《法人》记者:“改制后,全体职工按照‘改制’前的要求,以厂为家,同心同德,使得企业的效益稳中有升,三年中,固定资产增加了近4个亿,企业总资产超过了11个亿。三年中,企业每年的利税都在9千万左右。2008年,在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的利税不降反升,突破了一个亿。”
2009年3月始,骊华淀粉再次进行了一场“产权交易”。管理者以4000多万元的代价收回了职工市值10亿元的全部股份。职工们反映,“就连这四千多万元也是企业的钱,高管们连一个子也没有出。”同年6月,骊华淀粉到河北省工商管理局将仁彩芹的“股份”变更到以贺俊士为首的9名高管名下。改制至今,没有分过一分钱“红利”的职工,由股东沦落为“打工者”。
这场交易使职工们心头流血,怨气沸腾。他们认为,这是管理者精心设计的套取巨额国资的圈套,他们只是这场套取国资大餐游戏中的一枚棋子,被人利用后,一脚踢开。
事实真相到底如何?元旦前后,《法人》记者多次往返于京冀之间,穿梭于这个海滨小城的大街小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