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于<IT时代周刊> 总第114期2006年10月20日 多年的等待之后,一道曙光看似在机顶盒厂商们的头顶闪现。 2006年8月30日,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中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标准——GB20600-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该标准于2006年8月18日已被正式确定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并将于2007年8月1日起实施。至此,博弈了五年之久的数字电视地面传输国家标准尘埃落定,以清华大学主导的DMB-T标准和上海交通大学主导的ADTB-T标准也走向融合。 新标准出台影响的不只是彩电厂商,其产业效应同样不可避免地波及与数字电视传输紧密相关的机顶盒厂商。面对可能出现的新形势,几乎在新标准诞生的同一时刻,有观察人士立刻指出,市场重新洗牌的命运在所难免,大量的弱势群体将被扫地出门。 数字时代送来春风 对数字电视未来市场的乐观估计使得众多机构与厂商早早地探身其中,但结果并不理想。客观存在的多方面原因造成了国内数字化进程受阻,数字电视的普及打雷要多于下雨。加之机顶盒的主要需求期出现在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的过程中,这种局面直接影响了机顶盒市场的壮大。 依照广电总局 “十五”计划的要求,到2005年底全国将突破3000万的数字电视用户,2010年我国将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2015年将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但截至目前,转换的用户数量只有100万户左右,与目标计划相去甚远。乏力的国内数字市场,致使2004年国内生产的机顶盒有53%被销往国外,2005年这个数字达到70%。一位机顶盒生产商向《IT时代周刊》抱怨:“资金匮乏是造成国内数字电视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虽然国家通过开发银行为数字化转换提供贷款支持,但单一的政策性贷款难以弥补巨大的资金缺口;另外一方面,长时间苦盼国家数字化标准无望之下,各厂商家被迫各自为战,机顶盒市场上鱼龙混杂。” 来自政府部门的消息显示,政府方面加大的财政支持,对私人投资限制的放松和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在各省级大规模的开通,预计2010年底中国数字电视家庭用户,将由2004年底的2700万上升到9000万,数字化送来的这股春风也将持续“刮”下去。 而美国高科技市场调研公司Infonetics称,除了数字电视方面的需求,离不开机顶盒的IPTV也会带来另一个契机。这家公司指出,由于没有允许实施以市场经济方式将1.1亿模拟有线电视用户转换成数字电视用户的业务模式,因而,中国模拟广播电视不可能很快结束。未来几年内,机顶盒市场的发货量和收入都会呈现巨大增长。 根据预计,在目前全部的IPTV销售收入中,IPTV机顶盒的比例高达42%;在中国市场,机顶盒2010年的收入就将近7.7亿美元。与此同时,机顶盒的市场机会还会出现在数字家庭这个领域。目前,几乎所有的IT和传统彩电厂商都在加紧数字家庭产品的研发,而作为“家庭娱乐多媒体中心”的终端产品就是机顶盒。 “未来的机顶盒市场到处都是‘金子’!” 国家广电总局负责协调机顶盒技术标准的孙起民工程师信心十足地表示:“虽然完成中国的数字化事业任重而道远,但这里却给厂商们一个广阔的驰骋天地,沐浴着中国数字化事业春风的机顶盒产业,其高速发展的阶段即将到来,这个市场已经在集体酝酿着战争。” 蓄势待发的内外军团 根据当前情况和各市场研究机构的谨慎预测,中国作为世界机顶盒最大产出国的地位长期内将难于撼动,但将迎来更多的“觅食者”。“资本总是要流向增值的地方的。”一位经济学者说道:“本土力量和外来军团都已经蓄势待发,不断膨胀的机顶盒‘蛋糕’只要一出现就一定会被迅速分割。” 国外厂商方面,以富士通、NEC为代表的日本势力和以飞利浦、IBM、汤姆逊为代表的欧美军团都在磨拳擦掌。其中,作为世界第一大机顶盒供应商的摩托罗拉,自从2004年以3,300万美元蚕食30%的天地数码股份后就正式进入了中国机顶盒市场,它已经计划在今年年底时关闭在台的宽带和机顶盒设备生产基地,把生产业务完全外包给鸿海精密,原有厂房改造成一家产品设计研发中心。摩托罗拉市场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不足200万的机顶盒用户和1.1亿数字电视用户落差很大,摩托罗拉绝不会放弃在这里“掘金”。业内人士也认为,摩托罗拉此举用意深远,既可以同时加强台湾地区的研发实力,提高生产能力,又能够强化对内地机顶盒市场的辐射,为全面进入内地市场做铺垫。 和国外厂商相比,国内竞争者多集中在东南沿海,且大部分都以低价机顶盒为生产目标。目前,国内机顶盒厂商已经分为三大主要阵营:代表传统家电厂商如创维、海信、海尔、TCL、长虹等;代表新兴专业厂商如同州、天柏、九州等;代表IT厂商的清华同方、浪潮、华为等。据调查显示,第一梯队的天柏、同州、九州、海信、海尔占据着国内机顶盒市场60%的份额;第二梯队的清华同方、创维、TCL、长虹则占据30%多的市场份额;剩下的不到10%的市场份额则由一些小品牌瓜分。 业内人士指出,为了达到与国外企业在同一市场竞争的目的,国内企业已经在总结,并充分意识到更高性价比的产品提供对今后保有高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性。虽然国外企业起步较早,但国内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沟通能力和相关标准跟踪上都具有一定优势。随着产品稳定性和成熟度的进一步提升,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在巨大的机顶盒市场的争夺将达到白热化。孙起民工程师向本刊记者指出:“随着国家以更积极的姿态引导数字市场,未来较高档的STB(机顶盒)被纳入国内机顶盒制造商们的生产计划当中,中国企业也逐渐从产品研发阶段,进入批量供货,甚至大规模市场拓展阶段,他们必然会誓死捍卫自己的阵地。” 市场仍待引导 就目前现状而言,中国机顶盒市场尚未成熟,并且在这个市场中,本土大大小小的机顶盒厂商就超过了300家,竞争的激烈程度难以想象。从现在的情况看,政府决心和相应政策的制定是我国机顶盒产业持续发展的最大保障,而广大民众对数字电视的深入了解带来的对数字电视日益增长的需求又成了该产业继续增长的动力。自今年1月1日央视带头引发高清数字风暴后,关于机顶盒市场“丰收之年”来临的传言就一直没有断过。 “这很容易让人麻痹,从而看不到新兴市场隐藏的诸多问题。”孙起民认为:“国内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全面铺开,的确拉动了机顶盒的强大内需,但缺少节目和内容的客观现况深深地制约着发展。为了能在机顶盒市场上常胜不败,各大芯片厂商也凭借独特的市场判断和技术背景推出一系列套片解决方案。为此,不同的芯片厂商推出了各自代表性的芯片,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筹码。另外,国家刚出来的所谓‘标准’其实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薄薄几页纸很难对厂商的生产做出明确的技术规范,尽管现在不少人都在呼吁这个问题,但结果还待观望。” 孙起民转而指出:“还是有值得高兴的地方,激烈的竞争已经在促使机顶盒半导体产品向三方面发生演进:首先是形成可以跨越不同产品的统一平台芯片方案;其次是通过芯片方案不断单芯片化,减少外围元器件数量,来提高芯片的性价比,降低机顶盒总体成本;最后是扩充接口功能,以达到更强的互连性。” 中国的数字化刚拉起一扇窗,就已经看见满院的本土机顶盒厂商饥渴的目光,而院墙之外更多的外来抢食者也正源源不断地赶来。标准的设立也只是努力着告诉厂商们一个游戏的规则,如果国家不继续加以导引,很难说“藏着金子的屋子”会平安无事。 正在研究机顶盒市场的信产部电信产业研究院张春帆博士认为,政府的文件只是一个开始,主要的功夫还是要放在具体实施上;而众多的冲着机顶盒这块大“蛋糕”去的厂商们也应该放松一下头脑,因为这个市场将会越来越成熟,也将很快地不可避免地进入一个微利时代,谁能依时把握市场特点,谁就可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因为市场也许会亏待有准备的人,但绝对不会让时刻准备的人失望。”张春帆博士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