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没有发言权是很危险的 in 人文传闻-红世界☆
红世界 红世界 世界资讯 人文传闻 查看内容

企业家没有发言权是很危险的

2006-10-27 13:12| 发布者: chuichui| 查看: 485| 评论: 0

一些领导干部、部门要员,日益失去了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本质,我认为这倒是“小事”,他们对待企业家也不忘遵循“官场套路”耍官威,喜欢企业家献媚态,不喜欢企业家不迎合他,更不喜欢企业家的“派头”超过他,甚至打压一些驰骋商场多年的“工商界老革命”,这使得身在中国的企业家社会地位相对低下,发言权小、知名度低。这是很危险的。

前年被曝光的“霍英东受刁难”案件是最好的佐证。一名闻名世界的实业家、全国政协、在当地投资超过400亿元的企业家,却遭受当地“地头蛇”的百般刁难、不断敲诈勒索10多年。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广州市番禺区委书记、区政协主席梁柏楠。

“梁书记”(现已是阶下囚)将他“喜欢敲诈企业家”的恶习,落在可以“直通中央”的霍老身上,有点太“不识像”了,但霍老为此还是抑愤了10多年,这从另一个侧也能看出来,身在中国的企业家地位之低、权力之弱、发言权之小,在哪怕“芝麻点大官”的面前,再有钱的企业家也要敬畏三分!可以毫不含糊地说,这事是发生在身价逾百亿美元的港商霍老身上,要是发生在国内,哪怕身价再高的企业家身上,他非但不敢说,说出去也是“梁书记还是梁书记,你企业家就不可能是企业家”了。官员想整一位企业家,真是易如反掌。

著名经济学者张维迎先生,是企业家的“忠实朋友”,他屡屡呼吁给企业家“正名、正位”。他在一次《中国企业的生存之道》演讲中,曾这么说:在座的企业家,你们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是做企业非常的不容易,非常的累。这个累,并不一定是由于你的能力不支持你管理一个企业,并不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问题耗费了你很多的时间,而是你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是一个变化无常,有时候甚至是非常不友好的一个环境。中国过去有一句话,叫白天没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我想中国的企业家即使白天没有做亏心事,但是仍然还是害怕鬼敲门。

中国的企业家往往得不到公平的社会待遇,难以实现除金钱以外的其它追求。针对这些情况,即使不起作用,我们也应该坚决反对。

人们切不可不清楚,我们这个社会的财富之所以增加,是因为作为商品经济的中坚力量——企业的推动。只有企业通过对资源的流转、加工、创新、价值转移和附加,才有社会财富的积累和增加,如果没有企业的推动,社会财富只会像“赌博”一样,只能在不断循环中再支配,因为财富价值的增长,完全取决于经济生产效率和管理的提高,毫无疑问,它的提高完全靠,或者绝大部分靠企业的推动,而归根结蒂又是靠企业中最重要的人才——企业家。虽然中国的企业家因为历史的关系,他们的“独立成军”离不开经济转型和政府政策的影响,但在商品经济世界里,企业家应始终是最有影响力的人群,这与企业家推动经济、纳税的高低和社会贡献都有很大关系。

上世纪20年代,美国第三十届总统卡尔文·柯立芝就曾说过:“美国的事业就是企业”。在西方国家,企业家被置于至高无上地位。而在中国的社会意识里,特别是政府意识却正好与之相反,他们不肯承认企业家是一种稀缺资源,反而觉得政府官员、公务员是社会的精英。即使在经历了三次“经济大改革”,确立了“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今天,中国的企业家依旧面临着发言权低下的问题。张维迎教授归为三方面:“一是商业环境差,二是政治环境差,三是舆论环境差”。笔者既非企业家,无实际经验,也非经济学家,没有过高的归纳能力,只能从“有一点总结头脑”的小市民的角度,归纳一下“企业家没有发言权”的四个社会现实:

12下一页
支持
支持
犀利
犀利
花花
花花
鸭蛋
鸭蛋
无视
无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