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收购付出代价 甲骨文近亿美元替仁科背黑锅 in 网站运营-红世界☆
红世界 红世界 前沿科技 网站运营 查看内容

大量收购付出代价 甲骨文近亿美元替仁科背黑锅

2006-10-27 23:08| 发布者: chuichui| 查看: 226| 评论: 0

原发于<IT时代周刊> 总第114期2006年10月20日
本文属于《IT时代周刊》,浏览更多:http://www.ittime.com.cn

收购方为被收购方还债是天经地义,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既然你收购了人家,就要付出代价。甲骨文现在就开始品味收购后的苦味了

甲骨文开始为其恶意收购仁科软件付出首笔代价。
10月10日,软件开发商甲骨文公司宣布同意支付9,850万美元,就有关其在若干销售合同中向政府收取过高费用的诉讼达成和解。
虽然公平地说,这个错误是由当时的仁科软件公司犯下的,但是既然甲骨文已经收购了仁科软件,就只能替它背起还债的黑锅。正如美国司法部所称,“两年前甲骨文收购仁科软件时就继承了其与美国总务管理局(GSA)合同的连带责任。”
9,850万美元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对于甲骨文而言,绝不会因此动摇其把收购作为公司发展首要策略的决心。
坚持“吃”成一个胖子
据美国司法部的资料,联邦政府代理处自1997年3月到2005年9月一直在使用仁科的产品,不过最近有人揭发价格中有猫腻。按要求,卖主理应将商业价格信息统一地提供给各分理处,而仁科却在其中玩起了花招,美国司法部称他们“不一致、不精确、不完善”。
甲骨文称当初他们收购仁科的时候对这些事并不知情,并表示他们会“全力与政府合作”,会协助美政府调查仁科的情况。
如果说比尔·盖茨是微软的象征,那么拉里·艾利森(Larry Ellison)则可以称得上是甲骨文的灵魂。艾利森深知,自己在20年前一手打造的这家公司,已经发展到比较大的规模,单纯依靠内部的有机增长已经不大现实,因此只能通过并购从外部补充新鲜血液,才有可能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于是,艾利森最近几年在全球软件领域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收购浪潮。在他完成的几桩收购中,最富有火药味和戏剧性的,当属对财务应用软件提供商仁科软件的“马拉松式收购”了。
2003年6月2日,仁科宣布将以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另一家财务应用软件公司J.D. Edwards & Co。仅仅4天后甲骨文就向仁科发出了51亿美元的现金收购要求,但很快遭到了仁科董事会的明确拒绝。甲骨文于6月18日将收购出价提高到63亿美元,7月24日又将出价提高到72.5亿美元,但仍先后遭到仁科的严辞拒绝。
这场争斗陷入了胶着状态。2004年12月13日,甲骨文终于宣布与仁科达成协议,将以103亿美元的现金收购仁科,从而结束了这场历时18个月的并购争斗。
AMR研究组织的高级副总裁Jim Shepherd称,甲骨文取得的最惊人的成绩是客户没有减少。许多的分析师和客户认为,甲骨文可能会停止支持仁科的产品。但是,甲骨文没有这样做。
甲骨文公司负责全球收购业务的副总裁巴戈瓦提日前表示。许多软件巨头和私营股权投资公司也瞄准了小型软件公司,并且一个开出的价格比一个高。巴戈瓦提说:“今天,做一个并购买家可不容易,但我们的收购策略不会改变。”
外界质疑收购策略
9月19日,甲骨文发布了第一财季业绩。应用软件授权收入,增长了80%。来自中间件软件的新的授权收入,增长了56%。即使是在其增长较慢的数据库业务市场,新的授权收入也增长了13%。这让公司对其收购战略更是感到欢幸鼓舞。
但鉴于仁科案表现出来的不正当交易,有人担心这种官司会让甲骨文无心整合,也有人怀疑甲骨文增长的动力是否会持续下去。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分析师Brent Thill和花旗银行的分析师Jason Maynard均认为,甲骨文通过收购赢得了市场份额,但究竟有多少胜算目前尚不清楚。毕竟,SAP和甲骨文在几乎每个领域都在进行着较量,激烈的竞争让市场份额的争夺处于一个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中。
未来几个财季,SAP的表现会间接来证明甲骨文究竟有如何强大。尽管SAP第二财季的表现令人失望,但全年收入增长13~15%的预期仍未降低。分析师称,如果SAP能实现这一增长目标,则第二财季不会对其全年产生什么大的影响。
尽管不少分析师对埃里森的举动大为称赞,但目前业界还很难判定,他是否可以利用收购策略建立一个比SAP更强大的应用商务企业。
当甲骨文第一把收购的目光瞄准仁科时,其采取的是一种恶意的收购策略。至今,这种收购战略仍是业内空前的,Shepherd指出,“这个战略是否会真正产生效果,目前定论尚为时过早,五年或是七年过去后,我们才能真正看到其持续的效果。”
也许这次的9,850万美元就是收购仁科软件的后续效果之一,虽然还谈不上是什么“恶果”,但人们仍然可以从一路高歌猛进的甲骨文身上品出一点苦味。

支持
支持
犀利
犀利
花花
花花
鸭蛋
鸭蛋
无视
无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