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当局批准部分旅日华侨回国参加广交会
爱知宣称凡是我准许入境的日本人都可以批准出国
【共同社东京七日电】法务省七日正式决定对希望去中国本土参加春季广州交易会的三十四名旅日华侨中的二十一人,许可重新入境。今天下午已把这一决定通知有关人员。
关于这次发给重新入境许可证问题,法务省作了如下说明:根据政府的关于增加同中国的人员交往的方针,批准他们参加交易会,同时也考虑到国家其他方面的利益而逐个地进行了审查。
结果,被批准的二十一个人当中,有三分之二是一般许可永久住在日本的,其余三分之一是台湾出身的,但都是战前就一直住在这里的。
重新入境许可的有效期间特别规定为“出国后”三个月,但没有附带限制在中国期间的活动的条件。
(本刊按:自六八年春以来,日本法务省曾三次无理拒绝我旅日爱国华侨为参加广交会提出的重新入境申请。)
【共同社东京七日电】爱知外相已确定这样的方针,即大幅度地放宽从我国去共产主义阵营中我国尚未承认的国家时的出国限制。凡是这些未承认的国家允许入境的日本人,原则上全部批准出国。
特别是对中国,不只限于经济活动,即使为了经济活动以外的目的,如果中国方面准许入境,就准备全部予以批准。
外相的这种想法的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向前看的姿态,并且尽可能地缓和目前在国会中提出的护照修改案成立时的摩擦。
但是,对于去北朝鲜,则由于同中国的情况不同,要采取个别处理的态度。
这一想法并不是作为整个政府的方针定下来的,但外相打算尽早地同有关各相进行会谈,以便作为政府的方针决定下来。
关于这次的设想,外相强调说要使过去一直采取的对华政策进一步得到飞跃的发展,并且说如果中国方面允许入境,不仅对那些以经济活动为目的的,而且打算批准广大的日本人出国。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0.03.09
********************************************
美国商人亟谋参加我广州交易会
【合众社香港十二日电】共产党中国十二日邀请“世界各地贸易界人士”参加下月举行的一年两次的广州交易会的春季交易会。
然而,尽管邀请是笼统的,尽管美国最近采取了一些放松对中国贸易的措施,美国商人几乎肯定将被排除在外。
这则邀请刊登在这里的一家主要的共产党报纸《大公报》的广告上。美国政府的政策仍然是禁止美国商人访问中国。但据悉,一部分在香港和日本的美国商人,最近曾与中国的代表接触,试图取得签证。
迄今可以肯定的,中国没有作出积极的反应。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0.03.15
********************************************
日商申请参加我广交会的已超过一千人
【本刊讯】香港《明报》二十二日东京消息:
日本商人参加广州交易会的人数激增,据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的统计,到目前为止申请前往参加广州春季交易会的商人已突破一千人,届时总数约达一千零七十人左右。值得注目的是含有美国资本的“乔库捣”化工企业也派代表前往参加。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0.03.24
********************************************
美国记者从香港报道说:很多外国人想参加我广州交易会
【合众国际社香港十二日电】(记者:史密斯)一年两次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一九七○年春季的一次将于下星期三在广州开幕。
在广告中,中国人说,“欢迎世界各地的商人来参观交易会和谈判进出口交易”。
但是,他们真正的意图不是这样。
能参加的仍旧都是邀请来的。有很多人想去,但是不能得到请帖。
从未到过交易会的美国商人仍旧没被邀请。
最近很多人显然设法想得到请帖,或者仅仅是到广州去的签证,但是显然都没成功。
共产党中国根本没对美国政府的放松中美贸易限制的动议作出反应。
一些美国公司希望通过他们在日本或其它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国家的子公司或附属机构在中国大门口能取得一个至少是立足之地。未来的交易会上最有意义的是,这些希望是否会实现。
尽管一些交易失败,尽管有强有力的宣传(的影响),但是广州交易会还是中国推销成功的场所。【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三月三十一日消息:据我国汽车工业界最近得到的情报说,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等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估计到加拿大政府不久将会承认中国,都正在分别研究等到那时向中国出口在加拿大的子公司生产的汽车。这是三大公司第一次透露要打进中国市场的战略。同时,丰田、日产等日本汽车制造公司也正要重新看待中国市场,认真制定对中国的措施。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0.04.15
********************************************
外电评述:我广州交易会隆重开幕
承认我展品更加引人预料交易会将是成功的
【路透社香港十五日电】中国的为期一个月的广州春季交易会今天开幕。这是显示这个国家经过文化革命所取得的经济进步的一个重要展览橱窗。香港共产党日报《新晚报》自广州报道,来自五大洲的外国商人和华侨参加了开幕仪式。
首次展出的农产品中包括西藏高原出产的小麦。但是,最拥挤的陈列馆是各个重工业馆。
这则报道说,展品显示了七亿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成果。
交易会主任陈郁说,中国人民将遵循毛泽东主席的教导,同一切国家进行互利的贸易。
【德新社广州十五日电】春季广州交易会已于今天开幕,开幕式上激烈地攻击了“日本反动政府”,指责它“重又企图在美国的支持下在东亚取得统治地位”。
这次交易会比去年秋季的交易会更清楚地反映了文化革命以后开始的影响深远的恢复正常的过程。展览的产品更加引人得多,可以看出质量有了提高,特别是消费品。
交易会上首次展出了机器脚踏车,这种机器脚踏车装有五十五立方厘米的发动机,最高速度可达一小时四十公里。
引人的展品中包括一套每小时发电能力十二万五千瓩的蒸汽发电设备的模型。展出的食品非常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冰冻脱水食品和冷藏食品。食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出口项目。
根据初步的印象,西方商人预料“交易会将是成功的”,也许成交额会比去年秋季交易会超过“不小的程度”。
【法新社香港十五日电】迄今为止已有两千多名外国和华侨商人路过香港前往参加在广州开幕的春季出口商品交易会。
这些人来自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英国在香港的商人已经连续四年没有得到邀请。对他们的正式禁令是在一九六七年实行的,是在香港的英当局和当地的左派发生对抗之后。可是这项禁令对一贯同中国贸易的在英国的各公司的商人并不适用。
【路透社香港十四日电】一年两度的广州交易会,自一九五七年以来就是中国的最重要的工业橱窗,在那里同外国商人进行大宗的进出口交易。
预料这次为期一个月的春季交易会,将吸引主要来自香港、日本、欧洲、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一万多名来宾。
和往年一样,美国实业家没有受到邀请。据日本官方发言人说,两家日美合营的公司(旭—道公司和石川岛—克林公司)都申请参加交易会,但是中国至今没有答复。
中国保证将展出许多新产品。新华社最近说,交易会将显示“一个伟大的、繁荣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成就。
从香港到中国来乘火车去广州的商人们,都希望这意味着在前几次交易会上数量有限的产品,今年将有比较充分的供应。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0.04.17
********************************************
共同社报道:我宣布同日本四家公司断绝贸易
该社认为这表明我对对日贸易的严肃态度
【共同社东京二日电】据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二日得到的联系说,在中国广州举行的广州交易会的代表吴曙东,二日把参加交易会的日本友好商社全体人员召集到会场,讲明了中国方面今后对日贸易的态度。
吴曙东首先宣布了周恩来总理不久以前提出的贸易四原则,并且举出了具体运用这些原则的范例:和以下四家公司断绝贸易关系,这四家公司是(一)住友化学工业公司、(二)三菱重工业公司、(三)帝国人造丝公司、(四)旭道公司。
吴曙东以激烈的语调谴责了这四家公司。他指出:(一)住友化学工业公司的董事长土井正治在去年十一月的日华合作委员会声明上签了字;(二)三菱重工业公司的副总经理说要参加今年的日华合作委员会会议;(三)帝国人造丝公司在台湾进行了巨额投资;(四)旭道公司为(美帝)侵越战争采购和销售凝固汽油弹。
吴曙东宣布:由于住友化工、三菱重工、帝人三家公司和台湾关系很深,旭道公司和越南战争有关,因此把它们从日中贸易公司中排除出去。
中国方面举出具体的公司名字,表明要把它们从日中贸易中撵出去的方针,这还是第一次。
吴曙东还说,这是一个例子,这四项原则是友好贸易、备忘录贸易都应当遵守的;只要有违反这四项原则中的一个的情况,即使签订了合同,也要废除合同。他并且强调说,要坚决断绝和这几家公司同类的反动公司、商社的贸易关系。
吴曙东的讲话表明了中国方面的强硬态度,中国今后的方针是要以严厉的态度去对待对日贸易。
但是,中国方面也表示:已经参加日华合作委员会的公司,如果它认“罪”,脱离这个组织,采取不违反四项原则的态度,那么,也是可以恢复贸易关系的。中国方面将来也要和愿意日中友好的公司、商社把贸易进行下去。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0.05.05
********************************************
法新社评述:英法西德等国商人在广交会接受用人民币结算
【法新社香港十四日电】(记者:戴维·戴维斯)广州春季交易会期间一件影响最大的事情是中国坚持要英国、法国、西德和瑞士的商人以中国货币人民币付款。
这一要求是在交易会开幕之后不久宣布的,它使得许多商人为之震惊并且引起了某种混乱,因为出席交易会的一些企业的代表在着手同中国人做买卖之前不得不请示他们的总公司。
交易会上的观察家们认为,在秋季交易会上,中国会向诸如意大利和加拿大——可能还有日本——等其它国家也提出用人民币交易的要求。
在过去的几次交易会上,中国人曾由于英镑和法郎的贬值以及西德马克的重新订值而吃了亏。
这四个欧洲国家的商人最初感到吃惊,之后便同意了中国人的愿望。这四个国家都有同中国银行订有协议的银行。这些银行已经做出了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的安排,向商人们提供中国货币以便从中国购买货物和把商人们向中国卖出货物得到的人民币加以兑换。中国人提出了慷慨的兑换率,从而便利了这种安排。
观察家们说,中国人并不力求使人民币被承认为象美元、英镑或法郎那样的一种国际货币,因为他们总是想防止用他们的货币搞投机。只有订有合同和中国进行双边贸易的商人才能得到人民币。但是中国人显然在力求使人民币最终成为同中国所做的一切买卖中所使用的货币。
【本刊讯】香港《远东经济评论》七日载文评我在广交会上用人民币作为贸易核算货币,摘要如下:
人民币已成为永久不变了。广州春季交易会的商人表示,中国人要求,他们的合同尽可能用人民币写。
虽然这是与中国一九六七年以来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升级运动一致,一些商人这次对中国的坚定立场是毫无准备的。
今年的行动是更认真的努力去确立人民币的地位。
鉴于过去三年西方货币的反复出现的危机,中国的态度决不是惊奇的。
无疑地,人民币地位的政治意义,在中国人心目中也是重要的。中国已经表明,它认为,人民币作为一种重要世界货币出现,时机成熟了。
外国商人埋怨,人民币不能自由买卖,也不能做投机买卖。人民币仍然是禁止出口的。这意味着,这种货币只能用作合同中的计算单位。
确立人民币地位的新攻势,可能是政治行动多于防止国际货币动荡。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0.05.18
********************************************
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一理事说:在中国贸易原则下中日贸易前途宽广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十一日刊登了该报驻香港记者釜井发回的一篇报道,标题是:《参加广州交易会的木村在归国途中说,厂商要下定决心,在中国和台湾二者之间作出选择,贸易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可能发展》。摘要如下:
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关西总部专务理事木村一三在签署了友好贸易七团体和中国方面的共同声明之后,又参加了广州的春季交易会,并于归国途中于十日到达香港。木村说:“由于周总理发表了四项原则,这次交易会上的贸易谈判也许会多少发生一些变化,但是不能再商洽贸易的只有几家公司,包括大公司在内的绝大多数公司都在进行着贸易谈判。日中贸易的形势今后可能有变化,但只要公司的大方向不错,前途是广阔的”。
木村谈话内容如下:
一、由于佐藤首相的反华态度升级,日中关系正面临着重大的转折点。然而,不管是子公司还是母公司,只要下决心坚持政策,将来在贸易的质量和数量上都有可能发展。
二、问题是要在中国和台湾二者之间作出选择,这将成为进行普通贸易还是重要贸易以及质量和数量上的判断基础。总之,就看各企业是否具有展望七十年代的政策。因此,只是在形式上同母公司断绝了人事和经营关系的子公司,也不能说就独立了。
三、从结果上来说,日中贸易界今后将出现两类公司:一类是采取展望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的政策;一类是继续采取无视中国的政策。
四、这次交易会上的贸易谈判,很可能一直延续到下一次的交易会。在这个期间,为了扩大贸易量,需要在质的方面来个变化。
五、相隔两年又访问了中国,变化之大令人吃惊。技术革新也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一个精度高而操作简单的技术革命正在全国展开。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0.05.18
********************************************
日本一些公司相继接受我贸易原则
《朝日新闻》发表社论表示支持
【路透社东京二十七日电】森下人丹医药公司今天说,为了继续同大陆中国进行贸易,它已决定在台湾的一家联合投资的企业停止营业。
这一步骤是根据共产党中国总理周恩来提出的四项原则采取的。这四项原则禁止中国同援助南朝鲜或台湾和向它们投资的日本商社进行贸易。
森下打算不久即派人员去台湾,为撤回资金作准备。
【共同社香港二十七日电】日本四家大型钢铁厂的贸易代表在历时一月的广交会上同中国当局签订了钢铁出口合同以后,已经离开中国,途经香港回国。
他们是日本钢管公司、川崎钢铁公司、神户制钢公司和住友金属工业公司的代表。
日本制铁公司的代表定于今天离开广州回国,他未能同中国签订出口合同。
中国当局拒绝同日本制铁公司会谈,因为他们称这家大型的日本制铁公司对周恩来总理上月提出的北京四点贸易原则的“态度暧昧”。
日本制铁公司在今年三月由八幡钢铁公司和富士钢铁公司合并而成,在过去几年中,这两家公司的出口占日本对中国钢铁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二十一日报道:
由于受“周恩来四原则”的影响,近来取消日中贸易谈判的事件相继发生。现在,又波及到了西友商店和长崎号等这些资本雄厚的作大宗买卖的廉价商店。
日本漆器联合会,最近召开了全国大会,决定遵守周恩来总理所说的四项原则,不购买台湾漆。
这个联合会每年大约进口一百五十吨中国漆。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十八日以《“周恩来四条件”与日中贸易》为题发表社论说:
佐藤内阁对日中贸易的基本态度是,一方面要一如既往地坚持和国府(指蒋匪帮)的关系,同时想要只取得日中贸易的实惠。自首相执政以来,奉行了明显的接近台湾政策。在向台湾提供一亿五千万美元的日元贷款的推动下,我国企业积极地打进台湾。按已获批准的情况来看,向台湾进行的资本扩张已达三百零七件,计六千三百万美元。最近就要开始举行第二次日元贷款(要求贷给二亿五千万美元)的谈判。
就在这个时候,日美联合公报发表了,说“维护台湾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是“对日本的安全的极为重要的因素”。日本表明这种新态度,就创造了一个将进一步促进企业向台湾扩张的背景。
如果放任日台关系的这样的倾向不管,那末日本并非没有逐步代替美国、深入到“过分介入”中去的危险。而“周恩来四条件”就是为了要制止这种倾向,使“政治三原则”和“政治经济不可分原则”更加具体化。它将成为规定今后的日中贸易的新原则。
现在,钢铁、肥料业界立足于对日中贸易的政治意义的长期展望,接受了“周恩来四条件”,这是明智的判断。
希望产业界正视问题的严肃性,也即“不可能对任何一方都不得罪”(藤山爱一郎)的现实,考虑日中贸易的意义,立足于长期展望而行动。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0.06.02
********************************************
我国人民币的国际信用进一步提高
日报报道:英、法、西德、瑞士四国同我贸易已用人民币结算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二日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中国为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而猛烈冲击》,全文如下:
经过文化革命的混乱而全力投入经济恢复的中国,为了抬高作为其经济力量的对外晴雨表的通货“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正在进行猛烈地冲击。以春季的广州交易会为机会,中国在和西德、英国、法国和瑞士等四国的贸易中,决定了用“人民币结算”。在从十五日开幕的、据说是空前规模的秋季交易会上,也将是进一步扩大这种“用人民币结算”的姿态。在和最大的贸易对象日本的贸易中,关于合同、结算方式的谈判虽然还没有结果,但是预计“用人民币标价,用人民币结算”的要求将进一步加强。
以去年七月在伦敦建立了人民币的行市为开端,今年五月,中国又在香港的中国系统的银行开设了以人民币为后盾的定期存款。另外,在春季的交易会上,在与西方的贸易中推行了用人民币结算的方式,结果,西德、英国、法国和瑞士的银行,向中国银行的伦敦分行设立了用人民币结算的户头。而且在去年五月,当新加坡政府对在当地的中国银行分行以“流动性储备过少”为理由索赔的时候,还发生了中国立即充实了汇款和流动性资金,从而“提高了”人民币的“信用”的事件。
据认为,中国的这种行动的背后,有这样一种动机在起作用:①对动摇不定的西方通货感到不安的中国,要以本国的通货来取得经济上的保证;②对苏联、东欧阵营的通货卢布表示出对抗意识;③在原来是英镑地区的亚洲、不愿让苏联填补因英国势力的后退而产生的空白。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0.10.14
********************************************
大批外商和香港商人前来参加广交会
日报说申请参加的日本商人超过历史纪录
【美联社香港十三日电】大批商人,带头的是庞大的日本和香港中国人贸易代表团,今天从香港前往中国参加十五日开幕的秋季广州交易会。
亲共产党中国的总商会是负责向当地商人发放请帖的,该商会主席王宽诚今天说,没有给在香港的英国公司发请帖。
有人认为,在英国国内的不少英国商人已收到了请帖。
加拿大贸易专员C·R·加洛说,去年有六十五名加拿大商人参加秋季广交会,“虽然我不知详情,但是没有理由认为今年会比去年少。”
法国贸易代表团发言人说,约有一百名法国商人(其中十名是常驻香港的)计划参加广交会。他说,这个数字约和去年的差不多。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七日报道:据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六日透露,申请参加秋季交易会的有六百二十一家公司,一千二百四十三人,超过了春季交易会的一千零五十人,是迄今最高的纪录。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0.10.17
********************************************
法新社、德新社驻中国记者报道:我秋季广州交易会隆重开幕
展出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显示出中国的进步和成就
【法新社广州十五日电】(记者:让·勒克莱尔·迪·萨布隆)第二十八届广州交易会今天在这里开幕,前来参观的外国人都认为这次交易会展出的产品比以往更加丰富多样。
这所交易会大楼的八层楼上展出共产党主席毛泽东的著作,也展出关于工厂、部队、大学和农场的“英雄们”的生活的图片,这些英雄毫不犹豫地为了执行毛泽东的“争取更大的胜利”的指示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几千人(包括八百五十名日本人以及从香港、澳门和海外前来参观的华侨)出席了交易会的开幕式。
在展出有关共产党及其领导人的图片之后,就是有关解放军、战胜自然灾害、工业、农业、教育和知识分子情况的几个馆。
每一个题目今年都有一个新的着重点,都以一个“在为人民服务时不怕苦、不怕死”而牺牲了生命的英雄来概括表现主题。
接着是农业馆和工业馆,陈列柜上面高挂着以中文和英文书写的毛主席思想的巨大横幅标语牌:
“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
“打破洋框框,走自己工业发展的道路”。
“我们的方针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
“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明天以前不会开始谈生意,而参观者今天也还不可能评论中国的价格,但他们的初步印象是,在某些方面,例如纺织品似乎更高级和品种更多了,同时在其它方面,如重工业的精密机床,看来有一些革新。
【德新社北京十五日电】(记者:西蒙)广州秋季交易会今天开幕,有来自欧洲、日本和非洲的一千五百名贸易商参加。这次交易会突出地表明文化革命结束以后取得的经济进步和巩固。
在五万平方米的展览场地上,各方面都显示出进步和成就。
七十座大型模型显示这个国家各地的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引水灌溉以及农业方面普遍改进的成就。
在交易会上,中国第一次展出了它的一批现代化商船的模型。
“春雷”型的一艘货轮排水量二万零五百吨,时速二十七浬,旁边是在非洲航线上航行的最新式客轮“长征”的模型。该轮除了八百名乘客外,能够载货二千吨。
展出的其他船只模型是一艘一万五千吨的油船、中国的第一艘破冰船(三千二百吨)、一台起重一百五十吨的浮动起重机和一艘容量四千五百立方米的新型疏浚船。
还第一次展出了新式电动机车和柴油机草的模型以及中国铁路客货运输系统的新式车站模型。
在开幕日,西方贸易商所获总的印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打算大规模地参加世界贸易。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0.10.17
********************************************
旅日华侨发表声明强烈抗议佐藤政府阻挠和限制华侨回国参加秋季广交会
【本刊讯】据日本亚洲贸易通讯社发行的《亚洲贸易》日刊报道,旅日华侨参加广州交易会实现委员会九月三十日发表题为《强烈抗议日本政府在政治上的歧视》的声明。
声明说:日前我们华侨有关贸易公司的四十九人曾为参加十月十五日起在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市开幕的秋季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而申请“重新入境”(暂时回国),日本政府当局九月二十五日决定对其中的十一人不予批准。我们强烈抗议日本政府这种不尽情理的粗暴行为,再次强烈要求迅速对全体人员给予批准。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0.10.18
********************************************
英报谈英商参加我秋季广交会的观感
中国先进工业产品给人印象深刻
【本刊讯】英国《金融时报》十九日刊登该报记者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参加广州秋季交易会后回香港的英国商人说,在香港经营的英国公司在恢复由于三年来没有参加一年两次的交易会而间断的贸易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设在香港的公司在机械、化学产品、科学仪器、机床和船舶装备等方面的成交额很小。据说来自伦敦的一百零六个英国商人也因中国人对正在自行制造的科学仪器和某些机器不大感兴趣而感到失望。化学产品的出售量也很少,大概是因为大部分药品和肥料已经在今年的其他时候在北京买妥,同时也因为中国的化学产品的产量提高了。在广州的买主这次对人造纤维也不怎么感兴趣。
中国买主清楚地知道,钢和有色金属的市场跌价,因此,他们迟迟不购货,他们早已购买了大量的更便宜的罗马尼亚的铝和波兰的钢。
预料在中国即将到来的第四个五年计划内对机械和船舶装备的需要量仍会增加。由于中国人现在对机械和船舶装备的需要量很大,所以他们正在购买旧货,这样交货就会很快。他们还对船舶装备感兴趣,预料明年可能向欧洲的船厂接洽,也许洽商购买整艘货轮。中国人购买废金属,表明中国正在自己加速造船。
中国的国家铁路计划实际上停顿了十年以后,向它出售铁路装备的前景是良好的,出售发电设备的前景也是良好的。
但是大多数研究中国情况的专家认为,北京大概不会恢复进口成套设备的做法。
广州交易会还展出了一年来中国先进的工业产品和一些自动机床和采矿设备(这反映中国掌握粉末冶金的先进技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但是,与往常一样,展出产品并不意味着已经连续生产。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0.12.02
********************************************
西德资本家担心与我建交的潮流将使西德对华贸易“遭殃”
【德新社香港十二日电】(记者:巴格曼)参加广州交易会后回来的西德商人公开表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西德关系的“很糟的状况”感到遗憾。
这些一直去参加广州交易会的人是著名的德国公司和企业的代表,他们表示担心当前“承认”北京的“浪潮”可能使西德的对华贸易遭殃。
在广州,人们担心由于波恩同北京的关系不好,西德可能丧失它在中国对西欧贸易中的最大伙伴的地位。
这些德国商人对以下前景感到不安,即:西德可能成为最后一个同北京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