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一夜之间,中国企业就进入了高成本时代,“珠三角告急”、“长三角危机”已不是天外隐雷,而化作无数雨点结结实实地落到我们头上。不管愿不愿意,制造业升级涅槃已是无可避免。三星,这家曾经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陷入绝境,却又在果敢决策中重新站立起来的韩国企业,将重回身处逆境的珠三角电子企业的视线。 《南方都市报》报道,与很多欧美厂商不同的是,三星不仅仅有很强的研发能力,制造也很少假手他人,一直自己建厂、自己生产,这种垂直一体化的产业整合能力在全球信息产业巨头中比较少见。以手机为例,三星手机中的多媒体处理器、显示屏、显示控制芯片、存储芯片等众多的零部件都是三星自己研发和生产。三星和索尼合资的液晶面板生产线也是全球产量最大、最为先进的生产线之一。 三星电子进入每一项业务都比其主要竞争者迟,家电业务比松下迟了51年,半导体业务比英特尔迟了10年,而在以手机为主的通讯业务上,三星比诺基亚迟了足足122年。三星是靠什么实现了绝地大反击? 高端销售“低端”制造 在摩托罗拉V998,诺基亚8210风靡的时代,三星手机突然出现在中国消费者的面前。“宣布定价的那一刻,我还记忆犹新,宛如昨天,7200元。”一家三星手机全国代理商老总表示。 当年爱立信、摩托罗拉、西门子等传统手机强者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三星通过自己的研发和技术做出来了———在手机翻盖内外各设置一个屏幕,一下子就在国内市场“炸开了”。 罗琳回想起自己当时在广州销售三星第一款双屏幕手机A288时的情形,“以天使般的面孔和不菲的身价相搭配,反倒刺激了消费能力较强的人群。带着这股势头,在推广和宣传上三星铆足了劲坚持高端。” 电子消费品行业观察人士李硕看三星手机在中国的崛起,大环境是中国手机消费市场刚刚起步,三星自身的因素则在于品牌定位的准确性。“并不是盲目地叫嚣高端,从研发到元器件再到整机,三星的确具备这样的实力。” 三星手机中国制造的有多少?三星电子无线事业部大中华区总裁卢基学给出的答案是60%.“现在三星在中国销售的型号100%都在中国生产。” 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成熟的配套,一种由上游研发和元器件供应能力构成的三星独有的配套。 据了解,三星GSM工厂位于天津西青微电子工业园,CDMA工厂三星科健则在深圳。无论是天津也好、深圳也好,都有三星国产化的采购部门。卢基学指出,“除了半导体以外,都国产化了。” 通过三星电子机械与三星显示屏等其它生产公司,三星手机获得了尖端技术,这种自身集团内的现成技术,缩短了产品从设计到量产的时间,更利于抢占市场先机。 从全球范围看,这条三星自有的手机产业链通过与三星半导体、三星多媒体、三星电信系统共享内部资源,能取得了协同效应。如共同的研发活动,市场营销活动,元器件制造等等。 内部技术转让和资源共享,垂直一体化的生产模式让三星手机生产搭上了一艘“快船”。 垂直战略引爆低端市场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在讲演中经常会以三星作为案例,重点就是垂直整合一体化战略。 这种模式落到三星手机,就是强调手机为下游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产品,并以此为方向开发上游产品共有核心技术,具体到半导体组件、液晶显示屏、芯片组和其他移动通信技术,最终实现产品组合上的技术领先,有效控制和降低成本。郎咸平认为,三星的垂直整合在逻辑上无懈可击。 这种优势在近两年来三星切入低端市场的速度上得以体现。手机行业高端保利润,低端走量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去年年底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发布2007年第三季度全球手机市场报告已指出,三星电子已超越摩托罗拉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厂商。 当时的三星电子首席执行官尹钟龙预测,未来手机销量60%-70%来自新兴市场,他表示三星计划提供高配置的低端手机。他坦言与业内老大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相比,三星无法取得价格优势。不过他表示三星能够自己生产显示屏和内存这些手机关键零部件,所以在成本上占优势。
三星手机制造的强劲表现体现在了其他的一些细节上。 科健是早年国产手机的代表者之一,如今的科健手机却已绝迹于市场,上市公司ST科健也将被注入房地产等其他业务。然而因为当年与三星合资的CDMA手机工厂依然在运作,产量不断增大,没有任何直接管理职能的科健仍在不断从这家三星本地手机制造工厂中获利。今年上半年ST科健实现盈利,就是拜三星所赐。 科健政权事务代表费宁萍表示,去年同期公司于三星科健取得的投资收益为2432万元,本报告期投资收益则较上年同期增长380%左右。“ST科健在三星科健中持股35%,该公司是三星在中国最大的CDMA手机生产基地,公司运营由韩国三星全权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