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贸易呈现“变调”。尽管中日进出口金额已高出美国,但从数量来看,今年上半年中日之间的进出口量是十年来首度呈现负增长。中国身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已见动摇,中国经济减缓也使得日本对中国的出口数量减少。
由于“中国制造”成本越来越高,中国输往日本的贸易量日益减少,同时从日本输往中国的原材料开始减少,显示中国已从“工厂”的地位转为“市场”。 《产经新闻》报道,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根据财务省贸易统计显示,如果将公元2000年定为指数100的话,今年上半年,从中国进口到日本的贸易量是178.6,比去年的192.7,减少14.1。日本输往中国的数量,今年上半年为250,比去年的283减少了33。这是贸易振兴机构从1998年实施中日贸易进出口量调查以来,首度呈现负增长。 但是,从金额来看,今年上半年中日贸易总额约13.7434万亿日元,超越美日贸易总额的11.6967万亿日元,中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国。 日本从中国进口数量之所以减少,是因为对日本企业而言,中国的位阶已出现大变化。到目前为止,日本企业将制造据点移至中国,利用当地廉价劳力生产,将“中国制造”的物品提供、出口到日本。但是,中国急速经济成长的同时,劳力成本上升,加上人民币升值,输往日本的情况愈来愈不划算。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人员说,“中国已渐失做为‘工厂’的魅力”。 该机构在去年度(2007年4月1日起的财政年度)实施一项调查,问到中国做为制造据点的角色定位为何时,回答“以中国国内市场为销售导向”的企业多于回答“输往第三国”的企业。这显示,中国已从“工厂”的身份转型为“市场”。 经营休闲服饰厂牌“优衣库(UNIQLO)”的迅销公司,原本在中国的生产占该公司总生产的九成,但现在已决定将比例减至三分之二。主要是中国突然改变关税税率等风险增大,工资等生产成本也提高。 而日本出口到中国的数量减少,可能是先前大家所担忧“北京奥运后,景气会衰退”的前兆。现在工作机械、建设机械等用于制造的机材、钢铁、化学等素材出口到中国的数量开始减少。中日之间进出口数量减少,趋势可能愈来愈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