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份就开始“紧锣密鼓”筹划的国资委第三家资产运营公司突然戛然停止。一知情人士透露,被国资委冀望于“未来央企大管家”的第三家资产运营公司在递交给国务院的批复申请被“驳回”,其原因,很可能与目前经济局势带来的央企利润下滑以及资金支持震后央企重建有关。显然,一个冀望于红利上缴作为资金组建的资产运营公司,面对多变的经济局面,或许只能感叹生不逢时。 暂时休克 《中国经营报》报道,上述知情人士透露,“8月份,国资委之前上交国务院关于成立第三家资产运营公司的方案被国务院‘驳回’,方案被驳回也不代表国务院已经‘拍板’表态,只是暂时的‘搁置’,但何时批复并不明朗。” 今年4月份,国资委宣传局的工作人员证实,国资委正在筹划第三家资产运营公司,而其注册资本金不低于200亿元人民币。该公司将以新建方式成立,是以股权运作为经营方向的资产运营公司。 在研究人士看来,2008年开始试行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直接催生了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成立。除去公共预算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还包括解决国企改革成本的费用支出和支持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的再投资支出两部分内容。 生不逢时 然而,复杂多变的2008年,使央企的经营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这也直接导致国资收益的下滑,而国资收益下滑使国资支出“吃紧”,同时也让国资委“密谋筹划”的第三家资产运营公司成立前途“命运多舛”。 今年7月,国资委公布今年上半年中央企业实现利润4256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489.9亿元,减幅为10.3%。在分析央企今年利润下降时,成本的上升成为一大主因。据国资委的统计,上半年,中央企业成本费用同比增幅高于营业收入增幅3.9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大2.8个百分点。 从2007年起,刚刚施行才一年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也仅上收160亿元人民币,今年这笔钱基本上用于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如组建大飞机公司投入的资本金等。国资委相关人士透露,今年国资收益大概在300亿元左右。 显然,刚刚起步的国资收益还没有雄厚的积累,而这可能是直接导致第三家资产运营公司无限滞后成立的根本原因。 思路进化 尽管国务院暂停审批了第三家国有资产运营公司,但是,相比于此前承担同等职称的诚通等运营公司,第三家资产运营公司的雏形,仍然体现出了国资委对国资管理思路的最新变化。 事实上,国务院国资委已经存在两家资产运营公司——中国诚通集团(以下简称“诚通”)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国开投”)。其中,诚通主要从事现代物流、综合贸易,国开投主要做基础领域的投资,投资重点是电力、煤炭、化肥等产业。 但从资产经营这个角度来考量,诚通与国开投并非纯粹以经营股权、产权为主的资产运营公司。它们成立后分别担当了一部分处置不良资产的责任,并不以股权经营为主业。 “即将成立的这家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好比国资委的一只手,国资委可以通过这只手做市场化的资本运作,实现企业重组和改革的目标,也可以更好地支配国资收益中用于再投资的那部分收益。”一位地方国资委的负责人表示,正在筹备中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运作模式与现在一些地方国资委的投资控股性的资产运营公司有异曲同工之处,比如重庆的渝富、河北的国控等。 “国务院国资委现在是直接持股央企,进行的资产重组多是行政性划拨,没有股权买卖,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通过资产运营公司代国资委持股,进行市场化的资本运作,可操作的范围会更广。”国务院国资研究中心的王宝钢认为,通过国资运营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运作,就可以涉及外资、地方企业以及央企的重组整合。而以往央企整合多是在自家盘子里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