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65亿美元的贷款承诺,并没能稳定国际投资者对乌克兰的信心。10月28日,乌克兰本币格里夫纳(hryvnia)兑美元汇率单日下跌超过12%,创下自1998年以来单日最大跌幅,本币兑美元汇率创下十年来新低。 《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恐慌之下,东欧各国相继起火。各大评级机构已经先后下调对东欧各国的信用评级,传递出东欧各国国际收支状况告急的信号。 IMF可支配贷款六去其一 标准普尔于24日自今年6月以来第三次调低乌克兰信用评级,而惠誉国际(Fitch)和穆迪本月也已作出同样行动。匈牙利主权信用评级在15日和17日,分别被标准普尔和惠誉国际下调。27日,罗马尼亚债务评级被标准普尔下调至垃圾级,成为欧盟唯一信用评级低于投资线的国家。 被下调信用评级的还有波罗的海三国。27日,标准普尔和惠誉国际下调对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爱沙尼亚信用评级也被惠誉国际下调,标准普尔则将其经济发展预期下调为负面。 信用评级降低直接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借贷方有权要求这些国家的企业提前归还贷款。而根据乌克兰总统尤申科(Viktor Yushchenko)在10月23日的讲话,乌克兰目前的1000亿美元债务中,80%为企业债。 在陷入困境的东欧国家中,目前乌克兰和匈牙利已经分别从IMF获得165亿美元和157亿美元的贷款承诺,白俄罗斯目前也正在向IMF寻求贷款。如果算上之前对冰岛作出的21亿美元贷款承诺,IMF拥有的2000亿美元可支配贷款已经六去其一。 对于巴基斯坦等目前仍处于贷款谈判通道中的众多国家而言,IMF所能够提供的援助已经有限。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教授表示:“IMF在个别国家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提供一些流动性,但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这个消防员能够提供的贷款量远远不够解决问题。” 附加条款引发的争议 IMF目前与乌克兰、匈牙利等国达成的只是初步贷款协议,贷款计划的实际执行,还需要先后得到各国议会以及IMF执行委员会的审批。而IMF贷款所附加的一些额外条款一直颇受争议,被认为对受援助国家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1997年8月,IMF在向泰国提供172亿美元贷款之时,就以泰国必须进行经济改革为前提条件。而在向韩国提供583.5亿美元贷款时,IMF也附加了一系列较为苛刻的条件,一些媒体甚至表示韩国已经进入“IMF体制时代”。 当时IMF对韩国贷款的附加条件主要包括:降低经济增长目标、控制通货膨胀、减少经常项目收支逆差、增加外汇储备、放宽外资持股比率、加快开放金融市场。收缩货币政策,是IMF贷款附加条件中最为常见的一条,而这对于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很大。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教授表示:“按照克鲁格曼的说法,IMF开出的所有药方基本上都是错误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韩国明明就是流动性出了问题,IMF却要求韩国先采取货币紧缩,然后才提供贷款。先把人家整死再给钱,还有什么用?” 而最近冰岛在获得IMF的21亿美元贷款承诺之后,一反常态地推翻之前连续减息的政策,将利率从12%提高到18%,就被媒体认为有着IMF的影子。 不过IMF自己也意识到了贷款附加条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10月29日,IMF专门推出了一项新的短期贷款工具,帮助那些经济基本面良好的国家,解决暂时性的流动性缺乏问题。该项贷款工具没有额外的附加条件,还款期限为三个月,会员国最多能够按照其在IMF所占份额的五倍申请贷款,一年之内最多申请三次。 华民认为,自从《牙买加协议》于1978年4月生效,世界进入浮动汇率时代之后,IMF的作用逐渐下降。“IMF是在金本位制度下形成的产物,主要是承担监管和提供流动性的职责。但监管是非正式的,只能做道义上的劝告,而不能命令各国政府。金本位破灭后,IMF作用大大下降。进入浮动汇率时代之后,IMF已经无法稳定各国汇率,IMF的特别提款权对黄金和美元的价格都在浮动。它等于是一个以国家主权为担保的再贴现机构,能够对个别国家提供流动性,但难以应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