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反应—— 人保部: “要把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局势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企业实际,近期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东莞:11月6日,东莞市副市长江凌公开表示,为协助中小企度过“寒冬”,东莞市政府向中央及广东省政府建议,放缓《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力度及最低工资增幅。 香港:12日下午,香港特首曾荫权在东莞与珠三角港资企业代表开会时也表示,特区政府已向内地有关部门提出具体建议,以协助港商渡过难关,其中就包括“建议内地修改《劳动合同法》限制,以提升人力资源调动弹性”。 人大:在前不久社会保障论坛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劳动合同法》是人大通过的法律,必然要在全国坚决执行!” 专家:从法律条款上讲,新劳动法对企业的影响非常细微,如果说劳动法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成本影响,那只能说该企业此前违规太多,现在要补上 南方网11月25日报道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17日更发出通知说,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企业实际,近期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要把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局势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人保部的通知提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要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基金结余规模较大的统筹地区,可采取一次性措施适当降低一定时期的缴费费率。 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如何施行《劳动合同法》,成为争议焦点。 井喷的劳动争议 本报记者从广东省高院获得的一份文件提出,今年以来新收劳动争议案件“呈‘井喷’之势”。该文件显示,截至6月30日,广东省高院上半年新收劳动争议案件39767件,同比增加了24338件,增幅达157.7%;其中,珠三角地区上半年新收38381件,同比增长160.1%,案件数量占到全省的96.5%。 此外,本报还获悉,今年前5个月仅深圳一市就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19784件,同比增长250%,超过去年全省全年收案总数。 随着今年《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1月和5月先后实施后,劳动争议的诉讼案件也随之大幅增加。广东省高院知情人士还向本报表示,新劳动法实施后,劳资关系开始寻求正常途径和透明通道进行协调,《劳动合同法》已经成为就业问题的社会稳定器。 广东省高院相关人士表示,数据透露的信息,牵一发而动全身。就业问题需要一个自动稳定器。至少在新劳动法之前,劳资纠纷并没有像如今这样,有一个强制性的透明的渠道进行解决。 一个纺织企业的工资单 新劳动法一直被富依丝纺织总经理马骏缪(化名)称为“MISSION IMPOSSIBLE(不可完成的任务)”。 进入11月,这家位于东莞厚街镇,2007年进出口总额达4亿元人民币的纺织企业手上的订单减少至半年前的80%.订单的减少直接导致劳动力过剩,马骏缪作出了裁员5%的决定。 这家雇佣工人超过5000名的企业,5%的裁员量就达300人。 马骏缪向本报介绍,他们企业平均一个工人约1500元/月(包吃包住)。按照新劳动法的规定,则企业还要给每个工人提供约300元的全额社会保险和三金(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 同时,还有多项补助需要支付,马骏缪表示,他们的企业仅伙食补助一项便由2007年的39元上升至100元每人。 按照新劳动法的规定,马表示,平均每个工人的用工成本因此提升为2000元/月,劳务成本激增了33%。 就业的另一头连接着工人的社保。但现行的社保三金缴纳方式,企业和工人都不满意。 马骏缪对记者解释说,工厂为工人交纳三金是在工厂所在地,但由于工人大部分都是外来,且流动性很强。而当他们离开这个城市的时候,却只能拿走很小的一部分钱,而大部分则无法拿走。 马告诉记者,新劳动法在执行时,其实际的情况是,企业被默许使用“一些合法的技巧”,而相关部门在执行时也相对放松。 “即使在珠三角地区,社保参与率也只能在50%左右。”广东省劳动厅一位官员对本报记者透露,劳动部门“基本上是默许工厂只缴纳部分人员的三金,且每个地区不同。” 9月以来订单的迅速减少,是马骏缪们决定裁员的直接原因,但马认为,工厂大批量倒闭,外资企业大量撤离的主要原因,还是新劳动法的实施。 “很简单,用工成本上涨30%多,平摊到衣服上,约在3%左右。”马骏缪说,“但这个数字绝大多数企业是根本无力承担的。如果一定要实施,毫无疑问,那就是关门。” 马骏缪对记者表示,“如果有相应利润保证企业还是愿意接受(新劳动法),因为从长远看,这其实对企业发展是有利的。但是摆到今天,企业要生存还是要发展,我想还是先要生存吧?” 马骏缪告诉本报记者,春节之后,如果态势未改,将不得不加大裁员数量。 (本文来源:南方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