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知识分子改革前后的对比,和工人阶级改革前后的对比,那是迥然不同的。这篇文章的作者正是以既得利益者的心态,向读者对比了改革开放前后。
如今孩子们的课本中已经没有了阶级斗争。
1976年我开始上小学,尽管已经过去三十年了,但是学生时代的印象仍然历历在目。
记得那时小学只学两三门学科,除体育之外,也就只有语文和数学。语文书和数学书的第一页印着毛泽东的像,下面写着:“伟大英明的领袖毛主席万岁!”而且语文书里总会有“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这样的训导。
而今,我的儿子正在读小学,他每学期要学习:语文、数学、科学、信息技术、体育、音乐、英语、美术、思想品德和完全实践等科目。这些课本印刷精美,内容丰富,生动有趣,而且早已不见“阶级斗争”踪影。
印象最深的是1976---1979年期间,学校每学期都会从校外请来贫下中农到学校作“忆苦思甜”报告,也就是叫那些在解放前受地主压迫剥削的人诉苦。他们声泪俱下地告诉我们:解放他们遭受的种种不幸,从而证明今天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与甜蜜。
报告会结束,校长便会在主席台讲话:“同学们,今天台湾的儿童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你们愿不愿解放台湾,愿不愿拿饭给他们吃,拿糖给他们吃?!”全校学生群情激愤:“愿意、愿意、愿意!”如今想起来讽刺极了,因为我们自己当时大多都吃不饱穿不暖,更不用说吃糖了。
后来上初中,政治教师讲社会的发展规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书里也是这样写的),而且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共产主义就是各取所需的、人人平等的社会。中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美国就是资本主义社会。
同学们问老师,共产主义社会何时实现?老师总是以不用置疑的口吻回答:共产主义总有一天会到来!
如今我成了老师,想起过去的这些都好笑。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教育充满着极左的教条主义。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也在讲假话大话和空话。
今天我的学生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各种知识,即便政治课也敢大胆发言。要说改革开放好不好,你一对比便明白了。(作者: 蒲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