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下简称《纲要》)的制定堪称神速,显示出国家对珠三角发展的重视。最终定稿的《纲要》共有近3万字,略多于此前的草案。除了增加的段落外,还有部分字句作了修改,另有若干文字被删除。这中间透露出重要信息。其中一处关键性修改是关于深圳等地行政三分的表述。 《南方都市报》报道,在中国“十一五”规划方案中,珠三角及“泛珠三角”区域发展问题未能列入中央级规划。变化始于2008年6月,当时正在广东调研的总理温家宝,同意了广东制定《规划纲要》的请求。12月17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纲要》。当时,一位参与纲要起草的国家发改委专家说,原则通过意味着《纲要》并未最终定稿,尚有待进一步修改,这中间常常需相当一段时间。但事实表明,仅半月之后,《纲要》的最终定稿即被公布。 一个可资对比的对象是将于近日通过并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作为中国经济增长另一引擎的长三角地区,在“十一五”规划方案中已被作为国家级的两大区域规划试点之一率先启动。2008年8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至今尚未通过。 据了解,《纲要》主要由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和广东省相关部门人员参与调研与起草。《纲要》草案几经修改,而最后定稿前的修改,反映出决策者对相关政策的细微把握,有助于对《纲要》的深刻把握。 关于体制改革:行政“三权分离”提法修改 针对行政与司法体系应有的作为,定稿新增和修改了部分内容以作强调。 其中一处关键性修改是关于深圳等地行政三分的表述。第十章《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针对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草案中“支持深圳市等地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分离的要求,在政府机构设置中率先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一句,定稿中,“相分离”被改为“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 “允许有条件的地方推行自主的地方编制管理体制改革”则被改为“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地方推行机构编制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试点,探索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组织人事管理的配合制约机制”,改后内容使珠三角的编制体制改革内容明确具体了许多。 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其他新增加的字句还包括:“推进政务公开”、“实现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保证司法公正”等,使原段落想表述的内容有了更明确的指向。 扩大地方投资项目审批权相关内容被删 第十章《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中,谈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时,在“完善投资项目管理,扩大地方投资项目审批核准权限”后,草案中尚有一长段文字:“对不需要中央政府直接投资或注入资本金、符合国家规划和产业政策、省内自主平衡建设条件的鼓励类项目及基础设施项目,在国务院核准新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之前,属于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批或核准范围的,原则上由相关部门委托广东省审批或核准,并报相关部门备案。”定稿中这段文字被删除。 第三章《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部分,在“形成世界级重大成套和技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之前,删除了“适度发展大型铸锻件”。 第五章《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的“构建清洁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部分,在“进一步完善珠江三角洲电网和跨区域输电通道”后,增加“构建电力安全体系及应急处理体系”,同时删除“稳步推进能源储备工程,建设石油储备基地和大型煤炭中转基地”后的“开展铀资源储备”。
增加内容凸显当前金融危机背景 《纲要》“前言”中,特地增加了一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强调珠三角目前面临的全球金融海啸背景。第一章“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部分,把金融危机导致“初级产品市场急剧振荡”改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同时增加“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尚未解决的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外需急剧减少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交织在一起,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与较高的国际市场依存度交织在一起,经济运行难度加大”,突出了危机的实际冲击。 该章节还增加强调加速珠三角改革发展有利于提高中国“抵御国际风险的能力”的内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既是该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其他章节还增加“当前,要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等内容。 同时增加的还有珠三角面临的机遇:“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紧紧抓住当前扩大内需的战略机遇”。 粤港澳环保合作 《纲要》是一部关乎珠三角12年改革发展的规划,除强调目前金融危机的现实外,还在第二章中增加一句“要把解决当前问题与谋划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保持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第三章增加了“近期,要适度控制新增产能,加快结构调整,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表达的亦是不可使短期因应之策遮蔽长远目标。 在增加部分中,环保得到了特别的强调,其中粤港的环保经验被放到突出位置。在十一章谈到推进与港澳更紧密合作时,增加了:“共同建立绿色大珠江三角洲地区优质生活圈。”…… 新增大段的着重强调,透露的信息是,不应因追求经济增长而放弃环保百年大计。在其他章节也增加了关于环保问题的段落。 强调粤港澳分工合作 第二章《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中,在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部分,增加了“发展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形成粤港澳三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 公共服务均等化列入目标 第七章《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被改为“到2020年,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基本”两字去掉,强调目标实现的全面性与彻底性,而把“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并列,亦为目标体系增加了以民生为基点的纬度。 彻底破除以药补医模式 第九章《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中关于“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部分,把“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加强职业病防治”补充强调为政府工作重要内容。 另,第九章《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草案》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部分,“改革以药补医模式”被修改为“破除以药补医模式”。由“改革”到“破除”,显示出对“以药补医模式”彻底摈弃的诉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