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入冬以来,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降水偏少,中国出现了大范围的气象干旱。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湖北、陕西等地部分地区的气象干旱已达重度干旱或特旱。
据中国气象局2月4日表示,2008年11月以来,中国北方冬麦区降水持续偏少,部分地区降水量的偏少程度已接近或突破历史极值。华北大部、黄淮、江淮、江汉等北方冬麦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0%至90%,山西中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安徽西北部等地降水量偏少90%以上。 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目前西北东北部、华北中南部、黄淮西部、江淮西北部、江汉北部及广东东南部、西藏中部和东南部、云南西北部等地存在中到重度气象干旱。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湖北、陕西等地部分地区的气象干旱已达重度干旱或特旱。这些地区的气象干旱已对当地冬小麦生长造成较大影响。 据统计,河南省近60%的麦田受旱,有360多万亩出现黄苗,有40多万亩出现枯苗死苗现象;安徽省近70%的麦田受旱,有90万亩出现点片死苗现象;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省麦田受旱面积均超过一半。持续的雨雪稀少和气温偏高,致使山西大部分地区出现比较严重的旱情,还造成山西全省森林火险等级持续偏高,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2月8日前后,华北地区中南部、黄淮、江汉以及西北地区东部等气象干旱区有一次降水过程,但由于前期降水持续偏少,上述大部分地区的旱情仍将持续或发展。
中国农业部提供的信息显示,截至2月2日,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甘肃、陕西等主产省小麦受旱1.41亿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32亿亩,这意味着全国已有接近43%的冬小麦遭受旱灾。 新华社消息,中国农业部部长孙政才2月3日在全国抗旱保春管工作视频会议上说,去年10月下旬以来北方麦区降水明显偏少,旱情持续发展,加之连续出现几次强降温过程,旱冻交加,对小麦安全越冬和正常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据孙政才介绍,冬小麦播种出苗以来华北、黄淮、西北、江淮等地已经3个多月未见有效降水,较常年同期减少7至9成,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已接近或突破历史极值,北方麦区遭遇了多年罕见的秋冬连旱。目前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普遍达到中到重度干旱,部分地区达到特重程度。 据主产省农业部门调查,由于长时间无有效降雨,加之大风天气较多,土壤失墑严重,北方麦区大面积出现3至10厘米干土层。而据有关部门预测,2月份华北、黄淮大部、江南东南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2至5成,华北中南部、黄淮大部旱情将进一步发展。 旱情已影响了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进程,小苗、弱苗、黄苗比例增加。冬春连旱影响更为严重,不仅将造成更大范围的枯苗死苗现象,而且直接影响小麦的返青和起身拔节,进而对夏粮产量造成严重损失。 孙政才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把抗大旱、保春管、夺丰收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最紧迫的任务,迅速掀起以抗旱为中心的春季田间管理热潮;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查苗情、查墑情,制定有针对性的技术方案,加强分类指导,因时、因地、因苗落实抗旱技术措施;千方百计加快春灌,因地制宜水肥并进,充分发动群众挖掘一切水源,千方百计加快春灌进度,努力扩大水浇面积。 入冬以来北方地区遭遇严重干旱,各地频发干旱红色警报。北京市已经超过100天无降水,创下38年来的纪录。而据了解,未来10天,华北地区仍降水无望,旱情形势严峻。 据《北京晨报》报道,北京市农业局粮经处表示,目前干旱对北京市的农业有一定影响,但并没有达到决定性的地步。如果2月中下旬能出现降雪,对冬小麦的需水量会起到缓解作用。另外,今冬平谷和延庆的降雪很大,目前还没有旱情报告。 同时,中央气象台专家称,未来一段时间北方形成大范围较强降水的可能性不大,干旱形势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专家表示,人工降雨在一定条件下才可以作业,才能取得效果。目前来看,2月还有几次冷空气活动,遇到比较明显的天气过程产生的时候,可以抓紧时机开展人工降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