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印度两个全球人口最多的新兴经济体,为谋求持续发展,近年竞相抢夺海外石油与矿产资源。如今又开始争夺另一重要资源:租用或收购海外农地种植谷物,确保粮食安全。
中央社引述《印度斯坦时报》(Hindustan Times)报道,印度十多家大型企业在政府支持下,去年投资约20亿美元租用埃塞俄比亚广大的农地,种植蔗糖、茶叶和其他作物。 印度驻埃塞俄比亚大使古吉特·辛赫(Gur-jit Singh)说,印度企业今年可望加倍投资40亿美元,在当地收购或租用更多的农地。 华盛顿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最近也在一项报告中表示,中国由于面临农地和用水短缺危机,一直在积极设法取得非洲国家的农地。 报告说,中国于2007年在刚果收购了280万公顷农地,用以种植生产生物燃料棕榈油的作物;又于2008年以8 亿美元在莫桑比克买下大片农地,用以增加稻米的生产。 据农业专家表示,非洲幅员广大,但经济穷困,土地便宜,自然成为中、印乃至其它一些资金充沛但农地或用水短缺国家觊觎的目标。 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估计,过去三年,用于收购非洲和亚洲国家农地的资金总额高达200亿至300亿美元,被收购的农地约在1500万至2000万公顷之间。 富国收购贫国农地其实已不是新鲜事。联合国粮农组织即曾警告说,许多富裕国家的政府与企业为确保长期的粮食供给安全,正大举租用、甚至收购开发中国家的农地,规模已达数百万公顷。 只是如今在历经2007年和2008年全球粮价大幅飙涨危机之后,争夺非洲农地的风潮显然已愈趋白热化。 |